我的社区

一般分类 => 休闲话题 => 主题发帖人为: TombCrow 于 2006 一月 29, 21:35:28

标题: 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35:28

转自:MSN Space
来源同《巴黎-凡尔赛》一文

1224-卢浮宫
卢浮宫我又没有进去。同样因为时间不够。进去不如不进。
旅游的时候,了解这里的历史,对这里感兴趣,或者与这个地方有什么故事,跟不了解、不感兴趣、与这里毫无瓜葛,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法国以外,我几乎就只是下车、拍照、上车、走人。站在景点处,头脑一片空白,除了抓紧时间在相机里留个到此一游的证据,根本没有别的事情可干的。
而巴黎却不一样。这个地方能激起我太多的胡思乱想,因此巴黎的景点是需要我慢慢品味的。对卢浮宫的油画我是完全没有兴趣的,我压根就没有艺术细胞。但是对古希腊罗马和古埃及部分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卢浮宫给我1天都是不够的。
初中时候对着《浮士德》中浮士德死后魔鬼的那段嘲讽,我呆呆地想了一节课。数学老师在上面讲的起劲,我却在下面天马行空。在凡尔赛的时候一样会胡思乱想,想路易十四,更想念那个不曾存在的奥斯卡。
而卢浮宫,对着Denon的名字,也足够我发一阵呆。不过凭什么是德侬,不是商博良呢?我觉得商博良无论是从学识,地位,还是价值上,似乎都要高于德侬。进玻璃金字塔,给德侬馆入口拍了一张照,同样是走的匆忙,德侬最后那个N字母被挡住了。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37:07
1225-穿梭于巴黎-从共和国广场到卢浮宫
买了两张26周岁以下的全天票,我们就可以在巴黎市区穿梭自如了。当日去了不少景点,顺便表扬一下巴黎地铁的四通八达......
1、共和国广场
2、拉雪兹公墓(暴喜欢那个地方!呆得我不亦乐乎!墓地以后有机会还会去的,哈。我们去的时候是圣诞节的早上,居然还有人在那里走动,法国人流行圣诞时候扫墓?更有甚者,拖着行礼跑来的,晕。)
3、BNP银行,巴黎的银行终于不再是一个小柜台了
4、金壁辉煌的法兰西国家音乐学院,背靠着巴黎的歌剧院(我们是找歌剧院的时候一路找过去的,过了拐角一眼看到一幢金光闪闪的建筑——国家音乐学院,愣住。)
5、拿破仑(旁边是法国司法部办公处)
6、歌剧院一角(绕了回头路才终于找到,找到了才发现它近期正在装修)
7、新桥
8、又到了卢浮宫!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38:59
1225-穿梭于巴黎-再访卢浮宫
以新桥为起点绕了一圈,居然又进了卢浮宫地带。这次是从sully馆的通道出来,回到玻璃金字塔的广场。卢浮宫三个馆:叙利Sully、黎塞留Richelieu、德侬Denon,显然是Denon最为紧要。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像都在那里。但是德侬馆里的藏品让我觉得不对劲。除了古罗马和科普特时期的埃及展览外,为什么会在里面放置意大利和西班牙雕塑,法国巨幅绘画,以及意大利绘画?而埃及法老时期的分类展品却放到了叙利馆?这个安排有什么目的呢?更方便参观吗?下次进去要好好看看。
还有,如果要找一个古埃及研究史上起到里程碑作用的大师级人物来命名这个馆的话,商博良怎么居然让位给德侬,那个馆不叫商博良馆而叫德侬馆。唉......为商博良鸣个不平......或者是命名该馆的时候,商博良尚未破译象形文字?搞不清楚了......德侬得享如此荣耀,当年随拿破仑远征埃及,也算不虚此行了。
理所当然的,我冷落了黎塞留馆和叙利馆,而对着德侬馆猛照。这个馆无疑是与金字塔最般配的。我也就比较喜欢德侬馆和玻璃金字塔的合影。自己照东西就是不一样,取景完全自主,在网上要着一张德侬馆和金字塔的合影,大概比自己去趟巴黎亲自照一下更难!记得以前想在网上down几张埃及景点的照片,但是摄像角度始终不是我想要的。不是对方摄影技术不够,实在是我需要一些特殊的角度去切入。如果对某地一无所知也就没有那个烦恼了,在德比荷卢四国照相的时候从来就不挑剔,在卢森堡还买了明信片,因为当时天色已黑,要照相是不可能了,明信片上照得更全更好。事后知道,在德意志之角照的那些照片其实并没有找到那个地方的精髓所在。因为该处之所以被命名为"角",是因为在两河交汇处,正是一个夹角所在,我是事后在网上看到的,当时并不知道,因此在那个夹角我们却没有照下任何照片。其实应该登上威廉的雕像,在那里才可能照下真正的德意志之角。网上看到一张图,确实很拽,看得到那个真正的德意志之"角",比我照得好多了。这就是旅途中了解和不了解访问地的区别之一了。不过,在卢浮宫的照片,他人的作品始终是无法让我满意的。
当年老姐照了几张卢浮宫的外景,似乎都是对着叙利馆。一般卢浮宫的照片,也多是正面照,叙利馆真是大出风头。对很多人来说,叫什么什么馆根本只是个符号,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对于我来说,德侬馆因为以Denon命名而具备了特殊的意味,这个名字背后是太多的故事:拿破仑、罗赛塔、大英博物馆、克里奥帕特拉、商博良......有朝一日进入德侬馆内,我也必将开始又一次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卢浮宫的7个门类: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对我吸引力最大的首推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其次是雕塑。剩下那些估计我是欣赏不了了,尤其是绘画和美术工艺。趁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免费开放的时候可以夹在人流里过去扫一眼。另外一些恐怕是需要买门票进去看了。
放上一张已经被拍的稀烂的叙利馆的照片,因为多数情况下它只能躲在金字塔之后,现在让它摆脱一次金字塔的阴影吧!另一张是德侬馆与金字塔的合影。我对这张照片也并不满意,下次去巴黎挑个好天气继续照!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40:27
1225-穿梭于巴黎-香街与凯旋门
老姐说她去香街的时候其实挺失望。香街名气实在太响了,可是她跑过去一看:就这样一条街啊?!不免失望。我在香街只是远远看了一下,几乎就没动,马上又下了地铁。
从地铁钻出来,凯旋门就在眼前了。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在奥斯特里兹取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绝对想不到凯旋门正式落成之后,通过它的却是自己的遗体。
1、香街:就这样一条街
2、凯旋门全景
3、凯旋门内铭刻着将军们的名字,下带下划线者为征途中死去的人
4、马赛曲来了!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41:53
1225-穿梭于巴黎-索邦大学
找索邦的时候似乎费了一番周折。当时看了一下地图,知道了要找的路,但还是不那么容易找的。我的相机可以把镜头拉得很大,照了一张前方的路牌,看到了就是我们要找的那条路。回头却找不到dd了,原来已经跑到前面去了。叫回来继续走,看到前面我照到路牌的那幢建筑:La Sorbonne。居然就是索邦大学。dd晕,说这就是索邦?就这么一幢楼?怎么连校园都没有?
其实在巴黎和伦敦这种学校应该很多吧,呵呵。我倒是早有耳闻。但是索邦并不是我们一开始想的那样,"就这么一幢楼",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建筑群了。在这么古老的房子里上课,怎么看都像是去考古的。
我始终不明白巴黎大学为何要分拆成13个大学。不过对我还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来,我现在所在的UNIVERSITE DE NANTES就成了全法最大的综合类大学,拥有学生3万余人。如果巴黎大学不分拆,全法最大的名头是无论如何落不到nantes的头上的。
1968年5月的时候,当时的巴黎大学索邦学院,也就是现在我眼前的索邦大学,聚集了大批的学生。一场进行社会改革的学生运动从现在的巴黎十大肇始,却在索邦达到了顶峰。警察进入索邦,驱散学生,并关闭了大学。巴黎大学自从13世纪建校以来第二次关闭。以前唯一一次关闭就是在纳粹时期。然而这并没有平息这场学生运动,反而激化了矛盾,学生和警察的对峙甚至演变为暴力冲突。工人也加入声援学生的行列,局势逐步失控,戴高乐在不久之后黯然下台。这场法国历史上著名的"五月风暴"后,巴黎大学被分拆成13个不同的学校,以"巴黎X大"命名。
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的学生运动也是如火如荼。东方的那场闹剧并没有很快收场,而是给中国带来10年的灾难。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43:19
1225-穿梭于巴黎-先贤祠与卢森堡公园
沿着索邦大学大楼外围的街道,转过一个拐角,就看见一个圆顶建筑。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AUX GRANDS HOMMES LA PATRIE RECONNAISSANTE"——纪念祖国所承认的伟人们。显然是先贤祠了。很大的一幢建筑——相对于它的功能:纪念几十个大师而言。
卢森堡公园相距不远。在里面转了一圈,dd说平时这里会很热闹,唱歌跳舞的都有。但是那天是圣诞,能见着几个人就该知足了。出来的时候看到外面是画展,就拍了一张,自我感觉还不错。看画的时候有不少溜狗的,有一只狗冲另一只猛叫,它主人训斥道:mechant!——不听话!坏蛋!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45:35
1225-穿梭于巴黎-铁塔与圣母院
埃菲尔铁塔是坐巴士去的。下车是在铁塔的背面,照到了全景。dd已经访问过埃菲尔,但是没有照到过全景。这次如愿以偿了。
在走近埃菲尔的时候,一队士兵从我们身边快速走过,赶紧抓拍。他们走得真是快啊,赶什么赶呢!
埃菲尔落成于1889年,正好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设计师埃菲尔可算因此塔名垂青史了。胡夫金字塔也从此不再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
在埃菲尔,简直可以用"游人如织"来形容!好多人排队上塔,晕,原来法国也能有这么多人......我们当然不凑这个热闹了,赶往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如此声明显赫,不知道是不是得归功于雨果。对我来说是。第一次知道巴黎圣母院,并不是这座建筑,而是那部小说。雨果死后能在凯旋门下停灵一天,并进入先贤祠,也是应得的荣誉了。
这个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耗费了100多年才完成。并不高大,但是里面的布置或许很精美。我没有进去:排队的人实在太可怕了。想起以前去巴黎的朋友的一句评价:在巴黎,简直是回到了中国!
巴黎圣母院的雕刻和建筑是值得细细把玩的,但是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因为我惦记着巴士底狱。而教堂在西方实在是太多太常见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信。对我来说圣经实在有太多奇怪的地方。比如那个哈米吉多顿。使徒保罗(应该是他吧)说过,他认为哈米吉多顿之后,是要让义人和不义的人都复活。是不是就只有这两种人呢?是不是没有中间派了呢?从圣经的记录看来,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耶稣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信我的人,是义人,得享永生。不信的人,是不义。那么那些一生行善的却不信基督(例如佛教徒)的,仅仅因为他们不是基督的信徒,就是不义了?就该死了?就没资格进乐园了?就不配得享永生了?这是不是太霸道了?释迦牟尼、马克思、雷锋是不是都该扔到欣嫩谷去呢?虽然宗教总是叫人行善,但是宗教却总是忽略其他信仰或者无神论的存在!
1、法国大兵
2、铁塔跨下的云
3、巴黎圣母院全景
4、圣母院的养鸽人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47:07
1225-穿梭于巴黎-奥斯特里兹火车站
我找到一条去巴士底广场的路线,要到奥斯特里兹火车站转车(不要误会,是地铁站),我就坚持要上那个火车站看看,没有向dd解释原因。
奥斯特里兹代表着拿破仑的荣耀,不管那个火车站怎么样,始终是应该去看看的。有机会去英国的话,我也一样会去那个颇为幽默的滑铁卢火车站看看的。
对奥斯特里兹火车站没有太大的幻想,所以看了一下没有太大的感觉,只是终于如愿以偿了。那个火车站似乎正在修整。发些照片,给拿破仑的fans看看。
1、我们搭乘的地铁
2、奥斯特里兹火车站
3、候车室
4、似乎是古式的廊柱,看样子正在维护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48:14
1225-穿梭于巴黎-巴士底广场,曾经的巴士底狱
在中国就知道巴士底狱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在法国大革命中它被彻底拆除,后来原地树立了一个纪念碑,纪念的却并不是法国大革命和攻占巴士底狱的"壮举"。
我们到达巴士底广场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我早知道巴士底广场的夜景也是不赖的,一点也不担心。
在中国的时候就遗憾巴士底狱被拆除。因为墓地和牢房是我这种动物最喜欢看的东西。而现在却只能去看纪念碑。接着灯光看到纪念碑底部的铭文:纪念1830。那就是法国的七月革命,那个时代跟1789年的时候相比,法国已经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至少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历史教材上把巴士底狱作为法国王权的象征,说是它也因此成为巴黎革命群众的攻击目标。但是法国人对攻占巴士底狱的认识要中肯得多:之所以要攻占巴士底狱,最主要的原因是里面有个军火库。平民需要武装,因此巴士底狱就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巴士底狱的确曾经是专制统治的象征,特别是路易十四时期,一封密札一发,任何人,不经过任何审判,就会因自己也不知道的原因,在巴士底狱度过不知道多少个春秋。但是到了路易十六时代,整个社会氛围其实已经走向宽松,平民享有更多的自由度,统治也不再那么严酷。然而革命却爆发了。路易十六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个暴君,却在现今的协和广场被他从前的子民砍掉了脑袋。当时的某位作家(忘了是谁)感慨道:其实你并不曾做错过什么的,其实或许你还是一个好国王。
一个明证就是,攻占巴士底狱那天,"革命群众"只救出了7个犯人,其中多数还是有精神障碍的贵族,通常还是他们的家人要求将他们关押的。这就是"法国封建王权专制统治的象征"——巴士底狱——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
1、老外也喜欢闯红灯,特别是在法国。这是证据,哈。当然我跟在后面也闯了。在法国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闯红灯!不知道我后面有没有人举着相机在拍:老外在巴黎闯红灯!
2、巴士底广场纪念碑:七月圆柱。纪念1830年"光荣的三日"。当时的革命推翻了查理X世(好像是吧,记不清了,唉,脑子越来越不好使了......)的白色恐怖统治,建立了七月王朝。这个七月王朝也很短命,在1848年欧洲革命的时候被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取而代之。但是这个共和国似乎更短命,1852年的时候拿破仑三世夺取政权即位称帝(我记得这一段是历史书上的楷体字,说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拿破仑三世篡夺了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云云),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了第二共和国......
3-4、昔日的监狱如今是一派繁华景象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49:35
1225-穿梭于巴黎-里昂火车站
里昂火车站是dd要求去的,因为据说这是巴黎最好的一个火车站。我也想拿它和科隆火车站比一比,于是就动身了。
但是里昂火车站似乎不怎么样,跟科隆那个实在不像是一个档次的。不过科隆并不是德国的首都,说不定那个是德国最好的火车站。那么法国其他城市说不定有超过巴黎这些火车站的火车站呢......给法国人找个借口,呵呵。
PS:跟dd讨论我们访问的几个国家的首都的时候,我曾经说德国的首都是柏林。第二天到法兰克福,导游说原本德国是打算定都法兰克福的,最后还是定了波恩。dd说,看,德国首都不是柏林,是波恩!我说不可能,德国首都肯定是柏林啊!!后来一个导游居然又说,西德定都波恩......又没了下文。搞得我一度疑惑,导游们说的到底是波恩、科恩还是柏林啊?是不是德语翻译上的的问题啊?回来网上一查,东西德分裂后西德定都波恩,可是两德合并后不还是定到了柏林嘛!干吗不说清楚!害dd以为我连德国的首都都搞不清楚啊!
1、法国人引以为豪的TGV
2、里昂火车站一角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50:38
1225-穿梭于巴黎-三访卢浮宫
该睡觉了,不过先把照片放上来,省得我明天还得打开那个我暴讨厌的ie来传。
几小时后继续。
最后四张照片了
 
嗯,继续......
再到卢浮宫的时候已是夜晚。夜色中的卢浮宫感觉还是不错的。好像周五18点以后26周岁以下可以免票的,以后可以跑去蹭了,呵呵,年轻就是好哇......
第一张图是卢浮宫外围街道,第三张不用说了,玻璃金字塔。左边(其实是金字塔后面)是叙利馆,右边是德侬馆。第四张是夜色中的德侬馆。
第二张是卢浮宫对面,可以看到铁塔。其实往卢浮宫对面走一点路就可以到协和广场了。但是我们没有去。可惜了协和广场那个方尖碑了。以后有机会再看吧。不去协和广场对我而言是一件憾事。因为那个广场血腥味可是很浓的,路易十五下令修建这个广场的时候,也想不到那地方会成为屠宰场吧。路易十六和他老婆就在那里被喀嚓了。当然陪着他们在同一片广场被喀嚓的还有一大批人,不管是皇族成员还是一些"革命人士",包括丹东。而喀嚓他们的罗博斯庇尔呢,后来自己也被喀嚓,同样是在那片广场上。
这就是历史。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ombCrow2006 一月 29, 21:51:29
1225-三访卢浮宫的背后:圣女贞德

晚上再次赶往卢浮宫,其实是为了寻找卢浮宫附近的圣女贞德像。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匆匆转了一圈,回韩国店拿了行李,就跟dd分道扬镳了。
我似乎总是对女性情有独衷。游戏世界首推Lara Croft,漫画人物首推大帅J奥斯卡,电影演员最欣赏Jodie Foster......而对于法国的历史人物,圣女贞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个来自农村的十七八岁小女孩在众人的怀疑下带领装备落后又毫无战斗力的法国军队解放了法国中部重镇奥尔良(Orlean),并扶助法国王储加冕为法国国王。在被捕后独自面对宗教审判庭,短暂的动摇后终于接受了死亡。我去年所在的是下诺曼底的首府卡昂,市中心就有一座贞德像,不知道贞德是不是在这里战斗过。她最后被烧死在上诺曼底的首府鲁昂(Rouen),离卡昂也不算很远。现在她被烧死的地方是一个广场,靠近当年的审判所,也就是现在的贞德塔,其实是一个教堂,里面保留着当年的审判文书复制品。贞德原本可以免于死亡。同伽利略一样,只要她宣布放弃自己的信仰,就能获得赦免。伽利略最后屈服了,而贞德也一度动摇过,然而贞德很快又反悔,宁可去死。贞德被追记为圣女也是她死后很久以后的事情:500年。她被烧死的时候跟袁崇焕一样惨,一个原本的英雄却被认为是一个坑人的货色。袁崇焕作为"汉奸"被凌迟,不明就里的京城百姓生食其肉。贞德则被作为宣扬异端邪说的"巫女"被活活烧死,出卖她的,从现在的角度来说,还是她的法国同胞博艮第人。
贞德这个农村出身的小女孩,从来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甚至据说她还是文盲,法国王储同意将军队交给她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英国人居然还真在她手上吃了败仗,那就更是匪夷所思。虽然贞德宣称她是受到上帝的感召(圣音)带领法军的,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不是她骗人就是她有幻听!
贞德面对宗教法庭时也体现了超越她年龄、出身以及教育背景的智慧和沉静。宗教法庭一堆存心整死她的家伙每天都在研究怎样设下陷阱要贞德的小命、如何去动摇贞德的信仰。而贞德面对死亡的威胁和对信仰的置疑,却是单枪匹马。
教会曾经设下一个圈套,就像赫胥黎"上帝是否能够造出一块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那个问题一样,回答是或者否,贞德都是死路一条。这个问题是:你是否知道自己生活在天主的恩宠里?如果回答是,那么她就知道了只有天主才知道的事,这是罪。如果回答否,那么她将成为魔鬼的代言人。贞德的答复是:"如果我不在,愿天主将我投入其内。如果我在,愿天主留我活在其内。"
有一次fan说起吕克-贝松导演的《圣女贞德》,说那部片子拍的不好,把贞德搞得像个歇斯底里症患者。我倒觉得片子是不错的。贞德带兵作战只是一小部分的内容,有一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贞德在狱中的思想斗争上,而这种刻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我觉得刻画还是成功的。长时间接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谁都受不了。我不相信真正的贞德面对严酷的宗教法庭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动摇过,没有怀疑过,没有畏惧过。这都是正常的。勇士并不等于无所畏惧。畏惧了也并不等于就不是好汉。贞德因其短暂的妥协而更显其人性。伽利略在宗教法庭前宣布放弃自己的学说,也仍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科学家。
法国人承认,贞德称得上是第一个促使法兰西民族意识觉醒的人,虽然贞德其实一直生活在民众的怀疑之中。贞德在兰斯协助王储加冕为法国国王查理七世。成为国王之后,查理七世就拥有了号召全法的能力。这对于后来法国人将英国人彻底赶出法国领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贞德被博艮第人俘虏后,查理并没有和英国人"争购"贞德,于是贞德被英国人买走。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风色水色2006 一月 29, 21:52:00
好喜欢啊 ~~~~图片收藏了~~
PS:有没有见到苏菲.玛索?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波坦2006 一月 30, 17:18:21
巴黎~浪漫,这两个字眼,多么令人神往!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风色水色2006 一月 31, 12:30:04
卢浮宫现在是不是可以拍照了??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bluemoon2006 一月 31, 12:49:57
苏菲.玛索!嘿嘿!!!我只想去埃及,以后就跑到欧洲某国了却一生-------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风色水色2006 一月 31, 13:28:01
有经济基础再说吧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波坦2006 二月 03, 16:56:05
引用下面引用由bluemoon2006-01-31 12:49 发表的内容: 苏菲.玛索!嘿嘿!!!我只想去埃及,以后就跑到欧洲某国了却一生-------

Why?

标题: RE:巴黎[转帖]
作者: thoth的调色板2006 二月 18, 13:39:19
伦敦, 巴黎, 开罗, 三大目标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