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水水]《穿越星空》第二部分。

作者 typhoon_wolf, 2006 九月 04, 20:38:29

« 上一篇主题 - 下一篇主题 »

typhoon_wolf

返回索引:http://www.gmly.info/bbs/index.php?topic=29418.0

============================================
简直是巨大的讽刺!试航前的协议上的文字依然清晰,誓言依旧在耳边回响,而我们已经无家可归——我们这些早就做好送命准备的试航乘员和冷冻盘上的那些冬眠的人们竟成了仅有的幸存者!
============================================

版本:
2006-08-26-01

typhoon_wolf

  #8 启航


图片:8/8

版本:
2006-08-15-01
========================================

瑟卡1208年9月9日。饯行仪式在"近地-16"的4、5、6号大厅举行,仪式会场的背景是鲁瑟明市的N1火箭发射架,上面写着"未来从这里起飞"。 N1发射架像纪念碑一样俯瞰着鲁瑟明市,也俯视着大厅里的每个人。这座雄伟的钢制黑色建筑虽然早已不再使用,但是参观者仍旧络绎不绝。1024年,纳巴尔基思的火箭把库申人从这里带进太空时代。184年后的今天,在它的注视下,我们将再次创造历史。

24799份打印的协议书摆在24799个将要参加试航的出征者面前。没人犹豫,8秒钟内,24799份协议书全部签名完毕。还有7201名出征者身处关键岗位,无法出席仪式,他们的协议书已经提前签好了。
mothership_3.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4.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5.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6.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7.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8.2005-02-23-01.png

......

七公里高,十亿吨重的母舰平稳地加速,优雅地离开了支撑甲板,舰内自动调节的重力场让人无法感受到速度变化。从墙角的多媒体终端机上,我看到巨大的支撑甲板已在身后。试航前还有一些测试要做。

候选测试人员列队站在巨型建造阵列末端,我是其中之一。我的任务就是测试由母舰建造阵列生产的救援舰。数夜未眠(确切地说,是睡了,没睡好:-D)的我睡眼惺忪地看着建造阵列上"毂"号科研船和"挑夫"级320号救援舰在庞大机件的往复运做中逐渐成形。救援舰两侧前方有两个U形磁铁状的突触,其后是两组约束力场发生器。每组发生器分别由一些引力场发生器和斥力场发生器组成,其中引力场发生器有效作用范围较远,斥力场发生器有效作用范围较近,二者同时工作,远离救援舰的地方引力场占主导地位,靠近救援舰的地方斥力场占主导地位。叠加的引力场和斥力场造成力场陷阱,能把靶标、小型货柜之类的目标牢牢地控制在力场中而不飘走。

墙壁上的多媒体终端机不断播报"近地-16"的消息,来来往往的工程飞船在两个巨型人造天体衬托下是竟那么渺小。"近地-16"旁边,六个巨大的冷冻盘已被整齐地放置到位;500公里高度上,更多冷冻盘的准备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数百万移民先驱已经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只待母舰试航归来,就将全部转入母舰,进行史无前例的星际远征。

"近地-28"的靶标又出动了,这是母舰试航前最后一次实弹射击测试。7架侦察机一字排开,饿兽扑食般地冲了上去。以3*3墙形方阵排布的九个靶标瞬间即被侦察机密集的火力摧毁。

"阵形测试完成。战斗机分析显示战斗表现提高了22%,......",尤达夫·索班的身影出现在终端机上,他是这次移民任务的首席战术情报官,"......,现在准备战术测试,运用攻击战术或逃逸战术摧毁这里的目标。"第二批靶标也到了,在稍低的轨道上排布成4*4的方阵。心急的侦察机驾驶员用"逃逸战术"在方阵排布完成就赶到了。他们立即改用"攻击战术",并排成爪形阵列,向靶标发起进攻。所谓"逃逸战术",即把反应堆绝大部分能量输出到主推进器、姿态控制器和驾驶员抗荷系统,使侦察机获得最佳的机动性能以便追击目标或逃脱攻击,同时驾驶员尽量避免攻击任何对任务没有直接威胁的目标;"攻击战术"则与此相反,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攻击任何可能造成威胁的目标,反应堆超过1/3的能量输出到火控系统和两门转管动能炮以发挥最强的火力,而主推进器、抗荷系统得到的能量减少,大部分姿态控制器转自动控制,平衡武器后坐力,此时很少有驾驶员能进行高机动飞行。

终端机上的画面切换到侦察机编队长机视角。长机位于爪形阵中央,瞄准器上飞舞的两个红色十字光标分别标示着不同距离上计算机预测的航弹路径;黄色方框标示出不会开火的靶标,随着距离拉近,黄色方框由小变大,由暗变亮。突然间红色十字架四周出现了红色箭头——此刻航弹预测路径正中目标!屏幕轻抖一下,两串炮弹带着火星从屏幕左侧飞了出去。

侦察机的武器为两门竖直排列的"纳巴尔-HNK3"标准动能炮,弹丸为内部无装药的重金属锭,在航炮内由电磁轨道加到极高的速度,完全依靠动能对目标进行侵彻破坏。7架侦察机的炮弹在瞬间把第一个靶标变成一团火球,表示"中度威胁"的黄色方框立即变成了表示"轻度威胁"的绿色,第二个靶标也紧随其后被摧毁。第一个被摧毁的靶标已经断成两半,飘向不同方向,一个绿色方框由此分成两个;随着威胁程度进一步降低,明亮的绿色渐渐变成暗绿色......
arrow_1.2004-07-18-01.jpg

第二批的16个靶标灰飞烟灭时,母舰建造的第一艘飞船"挑夫"级320号救援舰下线了。后方的气密门正在关闭,我整了整装备,按照规程准备上救援舰。突然,我的PDA响了——有人来信了!通向真空的阀门已经开启,耳边传来"嘶嘶"的气流声,但是我知道我还有时间。三步并作两步,我跑到终端机前,把信件下回我的PDA。转身往回跑,却没注意到地板上有一根缆绳,一个三级跳,大头朝"下"扎进救援舰的座舱。

关好舱门,对飞船稍事检查,我向对讲机那头不知姓名的那位说:"好了",地板就向下降,自动托架载着飞船穿过一个九曲回肠般的隧道,眼前豁然开朗——我又来到了灯光如炬的"港湾"。

暂时无事可做的我把救援舰停在母舰右边,瞎调着频道玩儿,无意间居然切到了战术情报中心,尤达夫的侧面出现在救援舰操作台上——正式的指挥系统还没完全启动,目前用的是没有加密的公共广播频道——他在轨道地图上标识出一个目标,发出命令:"3237,叫那艘救援舰捕获这里的靶标。"不过他马上也发现我把镜头切到了那里:"3237,传令取消。",然后屏幕上的镜头切换到他的正面,"'挑夫'320,捕获这里的靶标。"哇塞,这么高级别的人物直接跟我说话!吓了一跳,不敢怠慢,我偷偷拌个鬼脸,开着救援舰飞了过去。也许是飞大船习惯了,感觉"挑夫"级救援舰的操纵杆有点飘,不像"艾米丽亚"和"天空城"型飞船那样听话,我一连翻了两个跟头才把飞行方向调正确。

200米。
100米。
40米。
30米。
20米。
15米!

在距离靶标8米的地方,我开启了约束力场发生器。几下轻微的震动后,靶标在测距仪中的示数稳定在18米。顶着靶标,我调转船头飞向母舰。
porter-mk2_0.2005-02-14-01.png


typhoon_wolf

  #8 启航


图片:8/8

版本:
2006-08-15-01
========================================

瑟卡1208年9月9日。饯行仪式在"近地-16"的4、5、6号大厅举行,仪式会场的背景是鲁瑟明市的N1火箭发射架,上面写着"未来从这里起飞"。 N1发射架像纪念碑一样俯瞰着鲁瑟明市,也俯视着大厅里的每个人。这座雄伟的钢制黑色建筑虽然早已不再使用,但是参观者仍旧络绎不绝。1024年,纳巴尔基思的火箭把库申人从这里带进太空时代。184年后的今天,在它的注视下,我们将再次创造历史。

24799份打印的协议书摆在24799个将要参加试航的出征者面前。没人犹豫,8秒钟内,24799份协议书全部签名完毕。还有7201名出征者身处关键岗位,无法出席仪式,他们的协议书已经提前签好了。
mothership_3.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4.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5.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6.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7.2005-02-23-01.png

mothership_8.2005-02-23-01.png

......

七公里高,十亿吨重的母舰平稳地加速,优雅地离开了支撑甲板,舰内自动调节的重力场让人无法感受到速度变化。从墙角的多媒体终端机上,我看到巨大的支撑甲板已在身后。试航前还有一些测试要做。

候选测试人员列队站在巨型建造阵列末端,我是其中之一。我的任务就是测试由母舰建造阵列生产的救援舰。数夜未眠(确切地说,是睡了,没睡好:-D)的我睡眼惺忪地看着建造阵列上"毂"号科研船和"挑夫"级320号救援舰在庞大机件的往复运做中逐渐成形。救援舰两侧前方有两个U形磁铁状的突触,其后是两组约束力场发生器。每组发生器分别由一些引力场发生器和斥力场发生器组成,其中引力场发生器有效作用范围较远,斥力场发生器有效作用范围较近,二者同时工作,远离救援舰的地方引力场占主导地位,靠近救援舰的地方斥力场占主导地位。叠加的引力场和斥力场造成力场陷阱,能把靶标、小型货柜之类的目标牢牢地控制在力场中而不飘走。

墙壁上的多媒体终端机不断播报"近地-16"的消息,来来往往的工程飞船在两个巨型人造天体衬托下是竟那么渺小。"近地-16"旁边,六个巨大的冷冻盘已被整齐地放置到位;500公里高度上,更多冷冻盘的准备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数百万移民先驱已经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只待母舰试航归来,就将全部转入母舰,进行史无前例的星际远征。

"近地-28"的靶标又出动了,这是母舰试航前最后一次实弹射击测试。7架侦察机一字排开,饿兽扑食般地冲了上去。以3*3墙形方阵排布的九个靶标瞬间即被侦察机密集的火力摧毁。

"阵形测试完成。战斗机分析显示战斗表现提高了22%,......",尤达夫·索班的身影出现在终端机上,他是这次移民任务的首席战术情报官,"......,现在准备战术测试,运用攻击战术或逃逸战术摧毁这里的目标。"第二批靶标也到了,在稍低的轨道上排布成4*4的方阵。心急的侦察机驾驶员用"逃逸战术"在方阵排布完成就赶到了。他们立即改用"攻击战术",并排成爪形阵列,向靶标发起进攻。所谓"逃逸战术",即把反应堆绝大部分能量输出到主推进器、姿态控制器和驾驶员抗荷系统,使侦察机获得最佳的机动性能以便追击目标或逃脱攻击,同时驾驶员尽量避免攻击任何对任务没有直接威胁的目标;"攻击战术"则与此相反,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攻击任何可能造成威胁的目标,反应堆超过1/3的能量输出到火控系统和两门转管动能炮以发挥最强的火力,而主推进器、抗荷系统得到的能量减少,大部分姿态控制器转自动控制,平衡武器后坐力,此时很少有驾驶员能进行高机动飞行。

终端机上的画面切换到侦察机编队长机视角。长机位于爪形阵中央,瞄准器上飞舞的两个红色十字光标分别标示着不同距离上计算机预测的航弹路径;黄色方框标示出不会开火的靶标,随着距离拉近,黄色方框由小变大,由暗变亮。突然间红色十字架四周出现了红色箭头——此刻航弹预测路径正中目标!屏幕轻抖一下,两串炮弹带着火星从屏幕左侧飞了出去。

侦察机的武器为两门竖直排列的"纳巴尔-HNK3"标准动能炮,弹丸为内部无装药的重金属锭,在航炮内由电磁轨道加到极高的速度,完全依靠动能对目标进行侵彻破坏。7架侦察机的炮弹在瞬间把第一个靶标变成一团火球,表示"中度威胁"的黄色方框立即变成了表示"轻度威胁"的绿色,第二个靶标也紧随其后被摧毁。第一个被摧毁的靶标已经断成两半,飘向不同方向,一个绿色方框由此分成两个;随着威胁程度进一步降低,明亮的绿色渐渐变成暗绿色......
arrow_1.2004-07-18-01.jpg

第二批的16个靶标灰飞烟灭时,母舰建造的第一艘飞船"挑夫"级320号救援舰下线了。后方的气密门正在关闭,我整了整装备,按照规程准备上救援舰。突然,我的PDA响了——有人来信了!通向真空的阀门已经开启,耳边传来"嘶嘶"的气流声,但是我知道我还有时间。三步并作两步,我跑到终端机前,把信件下回我的PDA。转身往回跑,却没注意到地板上有一根缆绳,一个三级跳,大头朝"下"扎进救援舰的座舱。

关好舱门,对飞船稍事检查,我向对讲机那头不知姓名的那位说:"好了",地板就向下降,自动托架载着飞船穿过一个九曲回肠般的隧道,眼前豁然开朗——我又来到了灯光如炬的"港湾"。

暂时无事可做的我把救援舰停在母舰右边,瞎调着频道玩儿,无意间居然切到了战术情报中心,尤达夫的侧面出现在救援舰操作台上——正式的指挥系统还没完全启动,目前用的是没有加密的公共广播频道——他在轨道地图上标识出一个目标,发出命令:"3237,叫那艘救援舰捕获这里的靶标。"不过他马上也发现我把镜头切到了那里:"3237,传令取消。",然后屏幕上的镜头切换到他的正面,"'挑夫'320,捕获这里的靶标。"哇塞,这么高级别的人物直接跟我说话!吓了一跳,不敢怠慢,我偷偷拌个鬼脸,开着救援舰飞了过去。也许是飞大船习惯了,感觉"挑夫"级救援舰的操纵杆有点飘,不像"艾米丽亚"和"天空城"型飞船那样听话,我一连翻了两个跟头才把飞行方向调正确。

200米。
100米。
40米。
30米。
20米。
15米!

在距离靶标8米的地方,我开启了约束力场发生器。几下轻微的震动后,靶标在测距仪中的示数稳定在18米。顶着靶标,我调转船头飞向母舰。
porter-mk2_0.2005-02-14-01.png


typhoon_wolf

  #9 刺


图片:7/7

版本:
2006-08-26-01
========================================

不知道是我的驾驶经验让我很快适应了"挑夫",还是前面多了一个东西增加一些配重,回程非常顺利,不多时,母舰已经近在眼前。离母舰左侧不远,熊熊的等离子体火焰从"天意"级102号资源收集船的分段分解器里喷射出来,炙烤着前方的一颗小行星,从小行星表面蒸起的物质被强大的氢磁场收集到飞船前部的大型容器中。
providence_0.2005-02-13-01.png

那几颗小行星是K11205次列车昨天从小行星带运来的,专门用于测试资源收集船的采集能力。萨木塔基思的太空采矿技术还真不是吹的,"天意"级资源收集船的原型就是萨木塔的"天国"级采矿船。纳巴尔基思以"天国"级为蓝本,建造了比它小一号的"天意"级,使用战机级别的标准主推进器,以增强飞船部件的通用性。将在我们漫长移民旅途中担任资源收集任务的就是这种飞船。

我已经到达母舰右侧"港湾"入口。"毂"号科研船也建成了,正在从"港湾"的长方形开口一米一米地挪出来。与此同时,刚刚结束战术测试的7架侦察机正在进入"港湾","港湾"已经开启的5个进出通道顿时爆满。我把飞船停在"港湾"入口下方,等待"进港"。庞大的研究船在出"港口"的时候竟然显得如此苗条,它旁边掠过的侦察机与母舰相比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hub_0.2005-02-15-01.png

信是艾米丽亚几个小时前发的。信中的图片上,艾米丽亚和写着"等你"字样的黑影亲密地搂在一起——那个空缺正是为我留的!我霎时间感动得要昏倒-_-b信中说,考虑到"卡瑟琳"号上的人们已经有10年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指令长专门安排了一次规模盛大的亲人见面会。包括我在内,见面会上将有13对新人喜结连理。信中还说,一切都好,只是远距离感应器不太准,时不时报告周围有东西。她甚至还拿这个开玩笑,说要捉个外星人。

"周围有东西?外星人?!"一丝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再看图片,又惊出一身冷汗:昨天坐空天飞机来"近地-16"时做的梦里,艾米丽亚身上的婚纱和图片里的分毫不差!索班基思的女性成员中很少有人着裙装,除非是在某些很正式的社交场合。因为在索班的传统中,裙子象征着不吉祥,白色的裙子更是意味着灾难即将降临。这次是我认识艾米丽亚以来第一次见到她穿裙子,该不会这次就应验什么吧?突然闪现的念头就是赶快通知她,让她离开"卡瑟琳"号!我下意识地把控制台的键盘连到PDA上,准备通过量子脑中心发送紧急信件。

"小鬼,3237都呼你半天了,想什么呢?3号通道空了,进港吧。"耳机中传来的尤达夫的话让我突然从XX中清醒过来。既然通道重新变得空闲,就开始停泊吧。再说,即使有外星人,太阳系外围那片荒芜之地似乎也没什么值得他们关注的东西啊。擦擦汗,眼前已经是母舰里密布的巨型金属结构,小心操纵杆。已经耽搁过一回时间,不清楚指挥官们会怎么看我,千万别再磕着碰着把好不容易得到的试航名额丢了,这才是最关键的。至于信么,再过不到一天就要见面了,有啥话等见面再说吧。

"毂"号科研船已经正式移交给了研究部门,开始工作了。评估部门对"浪人之箭"型侦察机的机动性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他们担心侦察机的火力配备和硬生存能力在应付移民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威胁时会力不从心。远航的母舰上将运载数百万人,除了自身的几个重型动能炮台,还应当配备更强悍的机动护航力量,研究部门决定开发一种绰号"刀锋"的重型拦截机。

研究工作早在母舰建成之前就开始了,并且已经有不少成果。拦截机的高性能推进器已经研制完成,武器系统方面的争论也以导弹出局动能弹胜出而结束,唯一没有确定的就是拦截机的形态。早期的"刀锋.Mk1"和近期的"刀锋.Mk4"都是带机翼的,这是戴阿米德太空总署里一帮老学究搞出来的,他们认为这样的战斗机不仅能在外太空作战,还能在大气层内作战,是种"一劳永逸"的设计。然而为太空作战设计的战斗机再好,大气层内的作战效果终究比不过专职的大气层内战斗机;为大气层内作战而设计的机翼在太空作战时又成了累赘。现在,那些老学究门都相继离开岗位了,新的研究人员终于自由了,新的机架设计方案也出来了。
heavy-fighter-chasiss_0.2004-07-18-01.jpg

笨重的机翼结构被舍弃了,新的"刀锋"被命名为"Mk5A/B",简洁流畅的外形中流露出一股剽悍的王者气势。"刀锋.Mk5"基本上就是"浪人之箭"的放大版,武器配备为上下并列的加强型动能炮,防护能力也加强了不少。那些研究人员没有就此罢手,他们还有更前卫的设想:装备重炮、绰号"太空骑士"的巡洋舰!
cavalier_0.2005-02-14-01.png

地面的可视电话依成员编号分批开通,没想到这次通话竟是诀别。电话中,妈妈在哭,爸爸祝我一路平安。而我,则很庆幸的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向他们表达了我的感情——现在想想,真的是太庆幸了,幸亏我说了那些话,少留下了很多遗憾......

14:30,巡洋舰推进器试车成功。14:53,超空间跳跃模块充电完毕,最后的检查工作也结束了,侦察机、拦截机、资源收集船和研究船鱼贯泊入母舰。扩音器里传来舰队指挥的声音:"超空间跳跃20分钟后进行,所有非值班人员请就近进入睡眠舱。祝大家好运。"我心里怀着一丝不安,跨入单人睡眠舱。我的脑子有点乱。我们的跳跃能成功吗?这么大的飞船跳跃时会散架吗?太阳系的外围究竟有什么?气泡形的舱盖缓缓合上,想退出或者再做些什么已经不可能了——催眠气体没有给我太多清醒的思考时间。
mothership_9.2005-02-23-01.png

15:13,超空间模块启动了。强大的量子波形穿透宇宙空间,在低轨道和太阳系外围的某一点间开辟了一条足以让母舰通过的隧道。母舰一点点没入隧道,卡拉克最后一次和我们通话,支撑甲板发射指挥官纳尔逊·索班祝我们一路平安。
mothership_10.2005-02-23-01.png

khar-selim_0.2004-07-18-01.jpg

这次试航的任务是把母舰停靠在支援飞船"卡瑟琳"号上。科学家们将根据这次跳跃的实际情况再次对母舰的超光速推进器进行调试。如果超光速推进器出现问题,"卡瑟琳"号将提供帮助。当然,前提是跳跃结束时我们还存在。

typhoon_wolf

  #10 出师不利


图片:4/4

版本:
2006-08-26-01
========================================

我在催眠气体的作用下沉沉睡去,梦中的景象再次浮现在脑海中。迷糊中,一股凉风拂面而来。我睁开眼睛,看见气泡形的睡眠舱缓缓打开,扩音器里传来舰队指挥的声音:"我们成功了!"

"超空间跳跃完成!所有系统正常,量子波效应消失......",所有单位陆续开始工作,研究船上的开发人员开始为巡洋舰级的飞船选择适当的机架。

我们跳出的位置与预定的跳出点相距不到4000公里,以母舰庞大的体量和宇宙空间的广袤,这已经非常精确了——我们几乎是从窗口的正中央跳出来的,"卡瑟琳"号就在这里等我们。想到马上就要和阔别已久的GF见面,我的心跳得砰砰响。然而,谁也没想到,跳跃成功竟然成了此行唯一的好消息!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却没有收到"卡瑟琳"发来的确认信号。首席情报官尤达夫出现在屏幕上:"我们的跳跃发生了错误。在这里没有发现支援飞船。在确认我们的位置之后,舰队指挥会联系'卡瑟琳'号。"

1个小时。
2个小时。
......

"母舰呼叫支援飞船'卡瑟琳'号。请支援。"
"我们的跳跃发生了错误,请求你的信号。"
"母舰呼叫'卡瑟琳'号。请回答。"
......

舰队指挥一遍一遍的呼叫没有任何回应,几乎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3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在一个不常用的频率上,我们收到了一些细若游丝的加密信号。经过解码,情报部门认定这些信号是"卡瑟琳"发来的。不合常理的是,这个信号似乎是某种自动机器发出来的。突然想起,艾米丽亚的发明——紧急信号发送系统,用于常规信号无法发出的情况!那么是"卡瑟琳"发生了严重故障了?要么是"卡瑟琳"上的人都......不再敢想!

信号很微弱,经过多级放大仍然无法还原。除了报文头部标明信号来自"卡瑟琳"外,更多的信息无法解读出来。"现在怎么想终究是瞎猜,我们必须获得第一手资料!"按照尤达夫的指示,一个"探索者"级小型探测器被建成并向信号来源发射出去。

在信号源前,"探索者"启动制动火箭,停下脚步,传回的信息令人震惊,许久之后,大家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探索者"发回的图片上,大大小小的船体残骸支离破碎地在虚空中旋转,以肉眼难以觉察的速度慢慢地飘散。那艘原本近两公里长的考察船,现在只有前部的几百米还没被完全破坏,大致保持着原来的形状,让我们知道,这真的是"卡瑟琳"号。
brigand_0.2004-07-18-01.jpg

一个声音在脑中嗡嗡作响,我感觉周围一片昏暗,天旋地转。还来不及多想什么,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一队相貌古怪的飞行器从散落的残骸后面闪了出来,向着母舰的方向一路狂飙而来,战斗警报响彻母舰内外!

7架侦察机和7架拦截机紧急迎战,与母舰的5个重型动能炮台合力交织起一道火网,将来犯之敌悉数歼灭。这些来犯的飞行器中,小的大小介于我们的侦察机和拦截机之间,而大的竟然比我们设计的巡洋舰还大,两侧各有重炮一门!
thief_0-2004-07-18-01.jpg

我们需要更强有力的战舰,我们需要火力、防护都更胜一筹的重型巡洋舰!原先的巡洋舰机架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升级的余地,重新研究周期实在太长了,情急之下,研究人员放弃了在原有巡洋舰机架上进行升级的打算,着手讨论新的方案:去除救援舰的舰体两侧的约束力场发生器和一组推进器,在其前部吊装两门重炮,控制系统由约束力场控制器通过软件模拟。
hammer_0.2005-02-14-01.png

交战中,母舰表面受到一些损伤,需要修整。情报部门趁战斗间歇开始分析探测器"探索者"发回的信息。"卡瑟琳"的信号更弱了,以致于近在咫尺的探测器都无法收到信号,而探测器的燃料在经历了发射和制动后已经耗尽,不能再移动。"'卡瑟琳'号被摧毁了。残存的碎片上有明显的重型武器破坏痕迹。探测器已经不能再移动了,必须派遣救援舰取回任务记录,"尤达夫说,"我知道这很危险,但是我们必须取得更进一步的资料。战斗机会护送你们的。祝你们好运。"我和两名卡勒尔情报人员组成的小组上了救援舰。为了保险起见,上面还派了一个帕克图人做副驾驶,同样为了保险起见,每个人都穿好了宇航服,救援舰原本还比较宽敞的驾驶舱一下子就活动不开了。我们就这样在侦察机与拦截机的混合编队掩护下上路了。

漫长的路途走完了,我们接近了"卡瑟琳"号。不计其数的小型碎片漫天飞舞,毫无生气地反射着远方太阳的点点寒光。我们在密集的碎片丛中穿行,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安全靠上"卡瑟琳"号的途径,但是碰撞仍然不可避免。一个物体重重地撞在救援舰的前窗上,也重重地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那是一个人胸部以下的部分,还套着宇航服。宇航服的断口略有焦痕,但是非常整齐,看起来像是被某重不知名的高温武器瞬间烧断的。那个人的上半身应该已经被汽化了,宇航服被从中间截断使他(她)下半身突然暴露在真空中;在那个瞬间,宇航服内的空气疾速逸出,把尸体向外推出了不少。尸体的腹部在巨大的压强差下爆开了——不仅仅是腹腔爆开,连构成腹腔的肉都爆成了花,里面的东西在极低的温度下凝成棉絮状的一团,在撞上我们的时候四处飞散......

不知道周围还有什么样的威胁,我们不能随便泊进"卡瑟琳"号内部,想下载资料困难重重。残骸和尸体组成的奇形怪状的碎片在眼前飞舞,我不想看,可我却不能闭上眼睛!天哪,这是谁哪辈子造的孽啊!没想到我们第一次和外星文明相遇竟是这个结果!!"我X你X!XXX!!XXXX!!!"
khar-selim_1.2004-07-18-01.jpg

终于,我们找到了"卡瑟琳"号残存的应急天线。发射器的能源已经消耗怠尽,天线不再发射信号。顺着外部缆线走到尽头,我把救援舰靠了上去,用约束力场吸附在那里。两个卡勒尔人用他们携带的设备向缆线逆向供电,从激励出的电流中获取信息。

耳机里,战斗警报再次拉响,敌人又来了!

"首要任务是保护救援小组。必须把任务记录带回母舰。我们需要那些数据!"护航的侦察机和拦截机已经投入战斗,掩护我们继续下载信息。两位情报人员没有像我读过的小说里所写的一样临危不惧,我也没有像后来的电影里拍的那样镇定自若,不过我们还算完成了下载任务。下载设备上的红灯亮了——已经没有更多数据可以下载了。我回头看看两位情报人员,都是面如死灰,只有那个帕克图人脸上还有点血色。不过我何尝不是如此?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经历,能活着回去,并且能完成任务,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返回母舰的路途似乎比来的时候更加漫长,敌人的战斗机和巡洋舰在后面穷追不舍,不时有炮弹打在能量盾上溅出大朵的光晕,或者拖着长串火星划过舷窗,如果不是护航的机群奋力反击,我们怕是已经变过n回炮灰了!

typhoon_wolf

  #11 警报解除


图片:2/2

版本:
2006-07-11-01
========================================

从敌人的炮口下把命捡回来,母舰已经出现在视野中。我怎么也没法对准航向了,只好把操纵权交给了帕克图人。那具尸体一直在我眼前旋转,我不知道那是谁,只希望那不是艾米丽亚。自己的心上人,几个小时后即将开始共同生活的另一半,突然变成这样,不是谁都能承受的。母舰的"港湾"里灯火辉煌,明亮的灯光刺得我头晕目眩。离母舰不远的地方,一个中队的新建拦截机集结完毕,向我们飞来,替换为我们护航的中队;在刚才的战斗中挂彩的两架侦察机和三架拦截机拖着火星径直飞进母舰。

"救援小组安全抵达,下载任务数据记录。"帕克图人把救援舰泊在"港湾"内离入口最近的凸出挂点上,也瘫在座位里。我们没有去常规停靠点。从他打颤的手上看得出,他也和我一样魂不附体了。不用笑话我们,那时我们只不过是民事乘务组里最不起眼的人。

"重放最后一组记录。"
"你发现'有飞船超空间进入',是什么意思?母舰不是......"
"长官!!大量飞船正在靠近。身份不明......没有识别码......呃,不是我们的舰队。"
"如果不是我们的舰队,那会是什么人呢?"
"长官,它们正在飞速逼近......检查......它们开火了!我们受到攻击!"
"它们快要突破了,甲板上弹痕累累,船体严重受损!"
"'卡瑟琳'号呼叫母舰!立即停止超光速推进器试验!重复一遍:立即停止超光速推进器试验!"
"#$!@(*^&%%......"

下载回来的记录中,语音部分不经特别处理能听清的只有这些,后面的话都被淹没在一片嘈杂中。寥寥几句,足以把人带到几个小时之前。尽管不愿意,我还是没有关闭耳机,任这些话带我去感受灾难的惨烈。我只希望这是一个梦,就像是前几天睡觉时所做的那样,尽管是噩梦,但终会醒来。我默默地对自己说,睡吧,到醒来的时候,一切都会好的。
brigand_1.2005-02-15-01.png

生死之博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道道黄黄光从敌人的导弹巡洋舰两侧飞出来。战场上相隔咫尺的导弹、战机、巡洋舰剧烈机动,明亮的尾喷口和等离子体尾焰上下翻飞,在液晶显示器上拖出道道虚影,构成一团巨大的、蓝白相间的、不断变化的乱麻,充塞了整个屏幕,相比屏幕保护程序,倒更像一个精神错乱的巨人疯狂地在星空中乱划。

"我们已经确认,这些飞船比我们的落后。保卫卡拉克星系,消灭入侵者!"首席战术情报官尤达夫下达了反攻的命令。挂彩的四架战斗机已经修复完毕,拖着长长的尾焰从我们脚下飞驰而过。一线战场在战斗机飞行员们冲天的怒火中,在骇人的爆炸光晕中,逐渐远离母舰,压向敌人来袭的方向。

"大锤"级重巡洋舰可以开始生产的时候,战局已经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所以这时出现的错误并不致命。母舰还没全部完工,所有指挥通道中只有两路开通,虽然把战场指挥得井井有条,但数据总线也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自身的生产有些照顾不到,发给建造阵列的建造信号比新的建造资料更早一步,所以7艘重巡洋舰都按照老图纸建造的:没有拆掉一组约束力场发生器,没有卸去一组引擎,也没有安装一门重炮——完完全全的7艘救援舰,而更正的指令竟因为总线忙,直到建造完毕的时候还在总线那头的缓冲区里!

敌人的飞船落荒而逃,在这次试航中再也没有机会回头来骚扰母舰——我们的战斗机在后面穷追猛打,已经打到了敌人的老巢,好大的家伙!"那是敌人的运载舰,"尤达夫说,"敌人的战斗机和巡洋舰都是从这里出来的。"从外面看,这个大家伙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屁股,那里有个开口向后的停泊港,敌人的飞船争先恐后地从这个巨大的开口往里钻,然而"刀锋"和"浪人之箭"从动能炮中挥出的死亡之鞭比它们更快一步,抢在它们到达安全位置之前。这艘运载舰的屁股如同火山口一样,把在其中爆炸的各种飞行器的碎片抛向太空——我们的飞行员以两架侦察机和两加拦截机中度受损为代价,换得敌人所有没来得及停泊妥当的战斗机和巡洋舰全被消灭。

从前方传回的画面上看,敌人的运载舰不比"卡瑟琳"号小多少,看起来不是战斗机能对付的,但是除了四架在激战中挂彩的战机外,愤怒的飞行员们故意忽略了返航命令,把满腔怒火发泄在这个只有几个重型炮台的庞然大物上。大家伙见大势已去,开了最大加力,想加速脱离战场,推进器湮灭室里产生的咖吗射线向后射出时狂暴地冲击着作为湮灭室屏障的等离子体,将其中一部分冲出数公里远,形成发光的尾焰,可是它再如何拼命加速又怎能赛过战斗机?!虽然敌舰冲天的尾焰使战斗机群失去了最好的攻击方向,但这并没多少妨碍。在5架侦察机和16架拦截机狂风暴雨般的火力下,这艘看起来不可一世的巨舰已经百孔千疮面目全非,巨大的火焰不时地从舰尾的开口和破损的舰体中喷涌而出,四处翻卷。但它这次终究还是逃掉了,我们的战斗机输在不具备超空间跳跃能力。
lord_0.2004-07-18-01.jpg

怏怏返航的飞行员被尤达夫狠狠地K了一顿,因为他们是目前唯一可以依赖的机动武装力量,头一次接敌就对付那么大的战舰,太卤莽了,万一失手而覆没,母舰将失去一切机动护航力量。

前方战事紧张的时候,后方也没闲着。上级决定将错就错,成立救援舰中队,去"卡瑟琳"号的残骸处搜寻烈士的遗体。中队暂时由我和那个帕克图人指挥。尽管再次置身于这片残骸中让人难受,我们还是来了。我们是最有可能找到并回收这些遗体的人,如果我们不来,将是对这些牺牲的人以及他们的家人、亲友最大的不敬,那是谁都不愿意得到的名声。然而想到我可能会亲自打捞到女朋友支离破碎的遗体时,我眼前还是一阵阵地发黑。

回收尸体是一件很费时间的工作,但我们又不得不争分夺秒,我们要在这些遗骸飘出我们工作范围前将其捕获。太空中的尸体,非常难以辨认,也非常脆弱,稍有碰撞就可能碎裂,回收每具尸体都得格外小心。

"卡瑟琳"号内部的空间里也有碎片在飘,321号救援舰在那里发现一块特别的残骸。残骸上,有一个被打碎的玻璃罩,玻璃边缘原本锋利的棱角已经被高温熔成钝钝的圆弧形。玻璃罩里有一个开关手柄被置于开的位置上,一条手臂连在上面,那只手紧紧地握着手柄的末端。在经历高温的破坏后,这只手已经被完全烧焦,即使通过最先进的基因判别技术,我们也永远无法得知这只手的主人是谁了,只能从残骸上残留的文字中做出推断出,在"卡瑟琳"号最后的时刻,他(她)在已经成为火窖的中央控制室里启动了紧急信号发生器。手臂已和开关烧结在一起,无法分开,为了避免对死者遗骸造成进一步破坏,321机组把那条手臂和开关一起回收了。

这样的碎片还有有很多,我们不能使用自动机械,只能用宇航服上的个人飞行器靠近,用手抓住那不知道是谁的、也不知道属于身体哪部分的一团。头盔里的通风装置已经两次被我的呕吐物堵住,我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不带有感情色彩,只是当作是在玩一个变态的拟真电脑游戏,这地狱般的感受,永生难忘,每次回到救援舰的密封舱里,我都默默祈祷,神啊,快让我们从这地狱里解脱出去吧!

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typhoon_wolf

  #12 雪(待扩充)


图片:0/0

版本:
2006-07-11-01.EXT
========================================

终于又进入睡眠舱了,真希望一觉醒来一切都会好。梦中的蠓虫是那样多,雪花是那样密,1192年暑假回老家过啪啦啪啦节的记忆依然清晰。

啪啦啪啦节,这个持续三天的节日并不具备悠久的历史,但因为某些原因,几乎是班顿基思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南方联盟主要的的地域性节日之一。

瑟卡562年,西迪姆基思宗教教义研究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教义,废除了"卡拉克上的所有基思都是从天堂上被驱逐出来"的西迪姆传统宗教认识。新的教义认为只有只有西迪姆才具有神的渊源,而其它基思则是卡拉克上土生土长的低等种族——格里迪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通过大屠杀来清洗格里迪姆基思的方案,其中最苛刻的,莫过于清水法案,该法案禁止格里迪姆基思居住在河流或溪流的的上游,防止他们弄脏下游西迪姆人所喝的水。成百上千的家族被西迪姆寺僧所代替,他们被逐出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被迫迁徙到水源的下游。在589年的时候,班顿基思也加入了被驱逐的行列。

疯狂的宗教战争几乎毁灭了卡拉克一切,有人想到了迁移。尽管许多卡拉克人相信在南极可能存在可耕种的土地,但从没有人曾经尝试穿越大沙漠并返回来讲述故事,除了马南基思那些疯狂的旅行者。关于沙漠南方的土地,唯一证据仅仅来自那些曾经在无边无际的海上和"连到天空的草原"上漫步闲逛的人。

迁移只能提供最小的希望,微小到没有一个卡拉克人敢冒这个风险,直到已经完全没有其它希望了。在590年的时候,将近50个基思在位于艾尔贝基多的平原建造了巨大的沙漠航行器,向南方的团结沙漠进发,班顿基思是其中之一。几乎正顶着季节性的风暴"恰克姆霍特"穿越沙漠,当第一次迁移中的男女老少抵达南方的胡侬山脉山脚时,只有17个家族幸存下来,而且所有这些家族都在旅途中失去了过半成员;当他们在翻越胡侬山脉的斗争中,由于没有人能指引他们走最容易的通道,有毒的水、山崩、干渴以及蜥蜴的咬噬又使许多人失去了生命。然而,不管是在顶着季节性风暴"恰克姆霍特"行进的沙漠上,还是胡侬山脉滚烫的峡谷中,班顿基思都以传统的医疗技术挽救了许多本基思与外基思人的生命,并有幸成为人口损失率最小的基思,直到大家都闻到海的气息。

失去了北方的植物性药材产地,班顿基思的生存受到严峻考验,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基思里的药材专家们不久便发现胡侬山脉冬天生长的蠓虫和夏季出产的蜥蜴正是绝佳的制药材料!依靠从动物性药材上获取的收益,班顿基思的历史一直延续到1208年,胡侬山蠓虫也由此成了班顿基思的吉祥物。

宗教战争结束了,理性时代来临。xxxx年x月x日,在帕克图基思的主持下,代表科技社会的纳巴尔基思和斯叶特基思派出医学专家来南方考查,以化学试验的方式确认了蠓虫的药用价值,蠓虫在北方基思的眼里由污秽之物变成了名贵药材,从而为班顿基思和整个南方联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那天,南半球正处在极夜之中,胡侬山脉大雪纷飞,蠓虫与漫天飞扬的的雪花一起成为了班顿基思新的标志,节日的名字就来自于大批蠓虫求偶时雄虫发出的啪啦啪啦声。许多古老的传统节日都因为宗教的废除而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成为班顿基思甚至整个南方联盟经济重大转折点的x月x日却被务实的人们牢牢记住。

1192年的x月x日,是蠓虫药用价值被认可xx周年的日子,同时也是班顿基思和南方联盟经济大转折xx周年的日子,节日气氛和庆典规模都非往年可比,班顿基思几乎所有居民们,不论是小到刚能站着走路的,还是老得颤颤巍巍的,都穿上化装服,加上外基思的游客,第一天参加游行的人数即超过十万。

胡侬山脉南麓山脚下,包括罗塞德·班顿·萨的大货柜车在内,数百辆悬浮的、电动的、甚至是蒸汽动力的花车组成一列长达两公里的车队,在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蠓虫群中,浩浩荡荡地穿过新绿洲市中心的主要街道,总的游行时间长达六小时。不仅如此,甚至连xx·帕克图·萨也开着装扮为海精灵的房车前来助兴!

游行的观众大多化了装,整个街道便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热闹景象。游行队伍之中又穿插着很多乐队,旗队和歌舞队,一路载歌载舞。一些队伍每年都要来参加游行,但更多的队伍是第一次参加,包括不少外基思的乐队。每一个队伍都有自己的特定服装,让熟悉的人一目能了然。车上的人,行走的人,都不停地向两旁的观众抛洒糖果和冬令鲜花,把狂欢的气氛一次次地推向高潮。每辆花车都有一个主题,或者是班顿基思的吉祥物,或者是讲述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或者是对某些政治人物漫画式的嘲笑,随着狂欢游行的人群缓缓前进。顶天立地的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把白昼般的光辉洒向极夜中的大地;城市的灯火穿透大雪和云层,射向太空......

typhoon_wolf

  #13 60万


图片:3/3

版本:
2006-08-19-01
========================================

雪花是那样密,蠓虫是那样多,然而这不是啪啦啪啦节──雪花没有三角形的,蠓虫更不可能是方块!
kharak_0.2004-07-19-01.jpg

"我们在哪里?"
从跳跃中恢复过来,周围的人都在问自己,或者相互询问。记忆里搜索不到任何结果的结果就是只能瞎猜,初步的判断是:我们跳进了某个恒星系统,更惊险的是,我们恰好出现在其某个行星旁边上;幸运而巧合的是,我们与这个行星的相对速度正好是这个高度上的环绕速度,我们跳进了它的低轨道!

终端机上,一个圆柱体岿然不动——确切地说,是移动得很慢,在飘舞的蠓虫和雪花中十分醒目。布满焦痕的圆柱体慢慢飘近,铭牌上面残留的"K11205"字样重重地砸进所有在场的人心里。

"没有幸存者。一切都完了......卡拉克在燃烧!"
那个焦黑的圆柱体是K11205次太空列车一节客运车厢的残骸!尽管在看到它的那一刻,大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直到这句话从舰队指挥口中讲出的时候,也没人愿意相信这个烧焦的行星是卡拉克。

混乱的第一个小时里,战术情报机构一直试图与外界联系,却一无所获。近地、中环、外环各空间站即使不是没信号,也只有嘶嘶的杂音,相信整个卡拉克星系都变成了修罗场。
moon_3.2004-07-19-01.jpg

跳跃结束一个半小时,舰队指挥在维护频率上发现一个信号,是支撑甲板废墟旁边的轨道冷冻盘系统发出的,其中之一严重受损!

!!思想上还没来得及做任何调整,新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首席战术情报官发出命令:"冷冻盘正在遭到攻击,保护它们!"
kudaark_0.2004-07-19-01.jpg

监视器上,敌人又出现了。屎黄色加血红色涂装的重型战舰,几乎比"艾米丽亚"型飞船的推进器舱还大,每艘前部都装备着四座大型动能炮台。五艘敌舰目空一切地缓缓抵近目视射击范围,20门重炮的动能弹和舰首不时射出的、不知名的蓝色光团毫不留情地轰击着支撑甲板残骸旁边六个没有任何武装的冷冻盘。战斗机全数出动,飞行员的怒火化作串串炮弹,带着巨大的动能撒向敌舰。然而这些重型战舰比我们的重巡洋舰还要大出许多,几乎就是古老海战中马南战列舰在太空的翻版,能量盾强大的防护能力使动能弹在接触舰体前就被汽化,其技术远非摧毁"卡瑟琳"号的海盗们凭装甲硬扛所能比拟。

在密集火力集中攻击下,最靠近冷冻盘的敌舰能量盾几乎消耗怠尽,侦察机和拦截机的动能弹直接砸到其舰体表面,轰出或深或浅的坑洞,不多时,大团的火花开始从这些坑洞里飞溅出来。不过战列舰毕竟是战列舰,单凭装甲硬扛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摧毁的。编号1332的指挥员给我的指令是捕获一艘敌舰,"余下的全部交给军事组!"

其实,这些重型战舰和太阳系边缘的那艘运载舰比起来真算不了什么。运载舰巨大的体量和超厚的装甲使它的综合防御水平比现在遇到的敌人更强,但那时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消耗它。这次不同,冷冻盘正在遭受攻击。被敌舰集中攻击的那个冷冻盘已经开始翻滚,并冒出火花,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它们耗,必须速战速决!作为临时受命的救援舰中队长,我没有完全遵循1332给我的指令。我调整了救援舰的航向,并第一次命令我自己以外的人:"那个冷冻盘快不行了,我们不能按部就班慢慢来,按我说的做,有锅我背!"6个冷冻盘里总共有60万人,而他们可能就是我们仅存的同胞,我们没有退路!当时,真的是豁出去了——我心里想,这 60万人要是真能因为这次抗命而得以幸存,不管将要面对怎样的处罚,我都不会后悔。

太空里无所谓上下左右,但是为了定位和指挥方便,我们还是创建了一个以母舰为参照的极坐标虚拟作战平面。我命令321、325、327舰跟着帕克图人去作战平面中的敌舰上方,322、324、326舰跟我直奔敌舰下方,进入捕获航向。

最初,敌人的战列舰并没把我们这非武装的救援舰放在眼里,其火控系统不屑于锁定我们,"挑夫"327号救援舰乘此机会摸到一艘敌舰右舷后腰处。敌舰直到这时才发觉事有蹊跷,不过等它发觉不妙而急忙用炮瞄雷达锁住救援舰的时候,327舰已经冲进它的射击死角。敌舰慌了神,急忙机动,然而已经晚了,327舰用约束力场牢牢地吸附在敌舰上,全力向母舰顶过去。敌舰的主推进器和姿态控制火箭喷射出明亮的尾焰,拼尽全力妄图甩掉粘在身上的救援舰,而救援舰比"大锤" 级重巡洋舰更大的体型和多出的一组主推进器也不是吃素的,两舰揪扭成一团。翻滚导致的混乱使敌舰无暇开火,帕克图人的323舰也乘机靠了上去,当翻滚停止的时候,敌人的战列舰已经无力再挣扎了。随后,321舰和326舰悄悄来了个上下夹攻,一艘在战斗机围攻下落单的战列舰也顿时没了脾气,乖乖就范。敌人的第一艘战列舰爆出漫天火光的时候,得手的4艘救援舰已经押着它们的战利品飞向母舰了。剩下的两艘敌舰恍然大悟:更大的威胁来自我们这群"手无寸铁的挑夫"!

剩下的两艘敌舰停止了对冷冻盘的攻击,转动炮台和舰体,向我们压过来。回过神的敌舰已经打定主意,不消灭我们这些救援舰不罢休。

耳机里传来322舰的呼叫:"它们冲我们来了,跑路吧,头!"
我回话:"逃?找灭啊?你快还是炮弹快啊?"

逃是逃不掉的,我们就在敌舰的火力直射范围内。我们的战斗机即使全力以赴,也不能及时把它们消灭。我们唯一的出路是在被轰成渣之前控制住敌舰。

距离在缩短,时间却变得漫长起来。意识模糊了,大脑一片空白,短短几公里的距离也似乎变得像从"卡瑟琳"号上取完资料回母舰时那样遥不可及。刚才被集中攻击的冷冻盘,现在正喷射出熊熊烈焰,60万人,保住了多少,我不清楚,只知道冷冻盘一个也没少。我们已经尽力了。但现在不是我们想这些的时候,蠓虫和雪花在身旁飞舞,不时有一些穿过能量盾,敲得船体咚咚作响——那是飘飞的碎片和拖着火星疾驰而来的动能弹。手里紧握着操纵杆,凭直觉机械地做着规避动作,与敌舰周旋;心脏附和着船体的咚咚声砰砰地跳,一只眼盯着平显左侧与敌舰重叠的距离,期盼着它赶快变成0,另一只眼瞧着标志能量盾消耗的进度条,盼望它走得再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