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交通大臣无功而返 贷款换京沪高速可能徒劳

作者 TombCrow, 2005 四月 12, 16:45:09

« 上一篇主题 - 下一篇主题 »

TombCrow

 扇千景访华仅在旅游业方面有所收获;日方近年来削减日元贷款,现在面对京沪高速铁路技术之争,又提出增加日元贷款,有如商家先将商品提价,而后再打折

□ 本报记者 钮键军

 几周以来,位于北京长富宫写字楼的各日本驻华机构都处于极其忙碌的工作状态。为了迎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日本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来华访问。其中包括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会长奥田硕等重量级人物。他们几乎肩负着同一个重要使命--为日本争到京沪铁路的建设权。
 据日本政府最新消息,为最终取得这一权利,日本可能提高对中国援助贷款的规模。近期将访华的日本官房长官福田康夫也表示,将新建一个纪念馆来取代靖国神社,从而缓解中国对日本政要连年参拜靖国神社的不满情绪。
 但是,日本贸易振兴会驻华人士本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则认为,提高日元贷款份额,并不能为日本取得京沪铁路建设权提供任何帮助;中日之间持续已久的"政治冷,经济热"的政经格局,也不会因此发生任何变化。
   
 无功而返

 8月3-6日,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日本国内对她此行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说服中方在即将开工的京沪铁路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但是,扇千景的中国之行只能用"无功而返"来形容。
 《财经时报》获知,中方曾一度劝说扇千景推迟对华访问,因为"现在正处于微妙时期,政治家的活动可能适得其反"。扇千景在访问前也表示,她此行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中日两国在旅游方面的合作。中方对扇千景此行的报道也十分低调,只是她即将结束访问的8月5日晚,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黄菊副总理接见扇千景的简短报道。
 扇千景此次中国之行,分别与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伟、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铁道部副部长王兆成、国家发改革副主任张国宝等进行了会谈。在这四次会谈中,扇千景游说中方在即将兴建的京沪铁路中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但中方官员反应低调。
 据悉,何光伟和王岐山对此事没有任何表态;王兆成和张国宝则表示:"采用何种技术,将由中国专家进行论证";王兆成更直率地表示:中方对于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都怀有"浓厚的兴趣"。
 对此,扇千景在8月5日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用十分感性的语言表达说:"没有求婚的话就不能订婚。"
 日本媒体也普遍认为,扇千景此行"收效甚微",取得的成果只有"中国可能开放日本游客及商务人士免签证入境逗留15天"。日本媒体报道说,中国很可能在外交部长李肇星访问日本时,正式对外公布这一消息。
   
 日本数典忘祖

 此次扇千景访华前,日本各界举行了一次研讨会,为新干线技术如何击败德、法而出谋划策。一位学者在会上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增加对华日元贷款,帮助日本取得京沪铁路建设权"。此后8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开会,研讨增加对华援助的可能性。
 但主要负责日元贷款项目的一位日方人士对《财经时报》表示,增加日元贷款可能遭遇日本法律上的障碍。因为这项低息贷款计划与日本政府的贷款政策"背道而驰"。
 早在2001年10月,日本国内对政府向中国提供援助提出批评,理由是"可能被中国用于扩充军备"。对此,日本政府将官方援助中国的发展项目限定在内陆落后地区。而京沪高速铁路,则应属于中国自己承担的较发达沿海地区的基建项目。
 一位熟悉日元贷款历史的人士指出,日本试图通过增加日元贷款为新干线"助选",只是在玩"数字游戏"。日元贷款源自中日建交时,中国同意免除日本的战争赔款;作为回报,日方决定将战争赔款转为日元贷款,借以平衡两国旧账。"因此,日本近年来削减日元贷款的做法是一种数典忘祖的做法。而现在日方提出增加日元贷款,这和一些商家先将商品价格上涨而后再打折的做法如出一辙"。
 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日元贷款总额1614亿日元,比上年度减少约25%;2002年更减至1200亿日元。从2001年开始,日本并将对华日元贷款的审批方式由五年一批改为一年一批。
 日本协力银行一位人士向《财经时报》介绍,其实,日本通过增加对华援助的法案是可以获得"实惠"的--不仅从中收取利息费用(按照日本惯例,日元贷款的利息是0.75%),而且日元贷款还附加一个重要条件:援助项目必须有日本指定的企业参与,这样,日本公司还可从中获得大量利润。

 新日铁"伏笔"

 这位人士特别揭露了一个"伏笔":今年7月22日,上海宝钢公司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拟出资65亿元合资建设1800毫米冷轧工程,设计规模年产170万吨。这样,如果中国决定采用新干线技术,即使中国强调"技术要本地化",新日铁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取得京沪铁路所需铁轨的供应权。
 日本争夺京沪铁路的建设权,不仅是看中这块投资额达250亿美元的"世纪蛋糕",更想为日本技术全面进入中国道路建设抢得滩头堡,同时在政治上对中国民众施加影响。
 在日本国内,对于京沪铁路能给日本带来多大好处存在不同的看法。日本经团联东富士夏季论坛7月24日在静冈县小山町开幕。桢原稔副会长(三菱商事会长)就京沪高速铁路的竞争中日本需要注意的问题向与会专家询问意见。对此,国分教授建议:"有可能无利可图,还是好好讨论一下比较好";"如何活用急剧减少的日元贷款是关键所在"。
 日本经团联的有关人士则表示,如果能成功地向中国推销新干线技术,即使不能得到现实利益,对日本企业今后在中国铁路建设中获得主动权将十分有利,日本"对这个问题应该有长远眼光"。
 一位在日中经济协会工作的人士告诉《财经时报》:日元贷款多用于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相距较远,因此,并没有起到改善中日交流的目的。而京沪铁路是中国的"主动脉",可以通过旅客达到以前日元贷款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外交格局不会改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姜跃春研究员指出,京沪铁路的建设不会改变中日两国"政治冷,经济热"的外交格局。
 姜认为,这种"一冷一热"格局由来已久,很难由于一个项目而发生改变。中日两国对历史问题分歧严重,因此在政治交往中一直摩擦不断。特别是小泉纯一郎上台后连续3次参拜靖国神社,更使中日两国的政治交往陷入低潮。相对来讲,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一直保持了上升态势。因此,政治、经济相互割裂的局面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但姜同时承认,由于京沪铁路的特殊意义,日本政府为取得这一工程也许会做出某些姿态,以减缓中国目前高涨的"反日情绪"。这种情绪已经成为日本与中国合作建设京沪铁路的主要障碍。
 一位日方人士认为,日本政府目前某些政治家的做法,将使得日本远离京沪铁路项目。"日本的某些政治家从拉选票的角度出发参拜靖国神社,将进一步激化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8月5日,日本政府的3位大臣公开表示,要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财经时报》    
本站网址:http://www.caijingshibao.com/  

TombC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