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外国国歌

作者 TombCrow, 2004 八月 21, 16:40:39

« 上一篇主题 - 下一篇主题 »

波坦

大家说的真好啊,..呵呵,我也是觉得国歌象[国际歌]一样的旋律好听,雄浑,使人振奋精神!

apple2010

引用《马赛曲》的歌词是:"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看来不止我们一个国家把这种战斗歌曲作为国歌啊!除了我们自己的国歌,我还真不知道其他国家的国歌唱的都是什么。

apple2010

#32
引用最近看的是《天使艾美丽》,法国电影在英语世界的包围中确实做得很好,它不是靠高科技堆砌起来的
[/size]

电影中大幅运用高科技并没什么错,高科技并不是电影一定要排斥的。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电影的评判标准,一部科幻片要是技术特效用的好,那它做为一部科幻片就是一部好电影。且不说《天使》到底怎么样,该片本来就是文艺片,用不上技术特效,你当然不能用审视一部科幻片的标准来评判它。





引用是充满人情味和教育意义的。。。他们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一部电影展现一种哲学,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精品。[/size]
[/size]

教育意义是政治的职能,而不是电影的职能。中国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把政治和太多不该和它搭边的东西(比如说艺术、电影)混同,(这是意识形态社会的一大特点)。特别是中国早期电影大抵如此。人们很自然认为拍个电影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有教育意义就算是一部电影的优点;恕我直言,我觉得这类人根本就不懂电影。

同样电影也没有展现哲学的职能,那是哲学老师的事。电影可以展现哲学,但展现哲学并不能算精品电影的保证和标志,所以展现哲学的电影也不一定就是精品电影。





引用[/size]

还有我最喜欢的电影《红》,它好像也和奥斯卡没沾什么边......

[/size]

对于OSCAR,一味地贬低或一味地追捧都是不成熟的看法。不错电影的诞生之地是法国,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是美国把电影发扬光大。





引用[/size]

我一直觉得奥斯卡是属于美国的而不是世界的
[/size]

我这里不评判美国电影本身,但事实是当今世界美国文化是强势文化,美国电影已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流,闭上眼睛说OSCAR只是属于美国无异于自欺欺人,有点阿Q的感觉。人无完人,电影也没有完美的电影。不同的文化出产不同的电影,与其对强有力的对手嗤之与鼻,不如放下可怜的自傲(更确切一点说是自卑)学习一下别人的优点;中国人讲"不耻下问",但可笑的是,很多中国人连"上问"都做不到。





引用卧虎藏龙之所以能拿到最佳外语片是因为它迎合了美国人的口味
[/size]

我觉得OSCAR的最佳外语片都是颁给一些有世界性的意义的电影,如果OSCAR评委真真像你说的那样偏狭,那他们完全可以不设最佳外语片这个奖。评委之所以为评委,就是他们能看得比一般人远,能看到一部电影的真正价值,而不为个人所谓"口味"所拘束,有的人会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够搞笑就高度赞扬一部电影,那是因为这类人喜欢"搞笑口味"的电影,OSCAR评委则看的比"口味"高,评最佳外语片奖的评委也看得比美国文化远,并不能说是他们是按"美国人口味"评的外语片奖。要是他们真按"美国人口味",恐怕没有一部外语片能得奖。那些最佳外语片只所以能得奖,不是因为他们迎合了美国人口味,而是因为他们反映的人类所共有的东西。电影并不等同于文化,文化是有国界的区别的,而电影是世界性的,文化只不过是载体罢了。对优秀的电影的嘉奖并不等同于对一种文化的嘉奖,真正的评委也不会对电影进行"文化"歧视。



引用奥斯卡似乎更加喜欢大制作 。。。[/size]

为什么不把视野放开一点,欧洲的经典电影远胜美国的所谓大制作。
[/size]

大制作没什么不对,大制作跟好电影并无冲突。大制作不一定不好,小成本也不一定就好。制作成本根本跟电影好坏无关。本年度OSCAR BEST MOVIE颁给MILLION DOLLAR BABY 而没给THE AVIATOR 就是最好的反证。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爱拿大制作说事儿。







关于《苏菲的世界》

要研究哲学这本书可当作入门读物。但研究哲学最重要的是不能听信一家之言,因为没有一部哲学著作可以成为"哲学真经"的。

以上纯属和大家探讨学术问题,对事不对人。

[font=\"Times] [/font]




rainbow

好棒......真的很深刻耶......

TombCrow

先说苏菲的世界,因为对我来说它最重要。

引用要研究哲学这本书可当作入门读物。但研究哲学最重要的是不能听信一家之言,因为没有一部哲学著作可以成为"哲学真经"的。

在我的印象里好像还没有什么人把它当作"哲学真经"。这本书并不是哲学论文,里面并没有提出什么"一家之言"。《苏菲的世界》一直(如这本书在封面所说)被定位为"哲学启蒙"读物,更像是一本教科书。它利用了一个构思精巧的故事将哲学的历史穿插其中,介绍了历史上各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和哲学思想,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我看来)。虽然故事本身表达了乔斯坦贾德的一些思想,但在我眼里那并不是书中最重要的东西,书中的精华是对哲学思想的讲解。但是故事再巧妙,哲学的历史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枯燥的,所以据我所知有不少人其实都把那些内容跳过不看的。这样一来,对他们而言这本书只是一本故事书。我觉得这些人看待这本书的态度、对这本书的理解以及评价和我是不同的。这本书可以说伴随我度过了我的初中时代,初二的时候受到我姐的推荐开始看,也是因她的建议每个字都没有放过,并记录了笔记。起初还兴致勃勃,但是大概到笛卡儿以后实在看不下去了,加上急于知道故事的发展,终于跳过了介绍哲学史的内容,只是看完了这个故事。直到初三中考以后我才补完了以前跳过的内容,不过我觉得效果很差(所以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在我脑子里一直是一团浆糊,只不过对黑格尔、弗洛伊德本来就比较熟悉,情况还好一点)。我直到现在都认为这本书对我的思维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本哲学上的微型百科全书,是它为我打开了哲学之门,将哲学的历史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实在不能接受(以前甚至想也没有想过会有)《苏菲的世界》只是"一家之言"的说法。

 

电影并不是我很感兴趣的东西,但是考虑到我很久没有长篇大论的写东西了(攻略不能算),回一下吧(不过以后不可能了)

引用我们不得不承认是美国把电影发扬光大。......当今世界美国文化是强势文化,美国电影已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流......不同的文化出产不同的电影,与其对强有力的对手嗤之与鼻,不如放下可怜的自傲(更确切一点说是自卑)学习一下别人的优点;中国人讲"不耻下问",但可笑的是,很多中国人连"上问"都做不到

我觉得美国电影发扬光大的并不是电影,而是美国电影,美国电影不能和电影划等号。你也说到了,美国电影只是"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流",并不是说它就代表着世界电影。如你所说,"不同的文化出产不同的电影",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美国文化,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我想中国还没有到把奥斯卡嗤之以鼻的地步吧,相反,对它很是热衷呢。对于中国人对美国电影的态度,我觉得和自卑自傲都扯不上关系,因为没什么人会把中国电影跟美国电影去做比较(所以美国电影是中国电影"强有力的对手"一说我觉得挺奇怪的,因为这两个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对手",难道中国电影也有成为"世界主流"的野心?)。这完全是个人口味的问题。另外,要说"学习一下别人的优点",我觉得学习欧洲和南美似乎比学习美国更现实(中国电影界有能力像美国那样铺张吗?)。这些"支流"在英语文化圈的包围中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中国需要的也是这个,美国电影成为主流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向它看齐。

引用我觉得OSCAR的最佳外语片都是颁给一些有世界性的意义的电影,如果OSCAR评委真真像你说的那样偏狭,那他们完全可以不设最佳外语片这个奖。评委之所以为评委......不为个人所谓"口味"所拘束

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当然是颁给有世界性意义的电影。第一,外语片不是美国人拍的,能征服奥斯卡的评委,这本身就说明它的意义超越了国界。第二,美国电影的理念已经随着美国的强势地位征服世界,奥斯卡评委的口味本身就带上了世界性的烙印,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而这个世界影响力并不等于它就属于世界。它还是在按照美国的标准在做评比。第三,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固然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精品,但是除此之外,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精品,不亚于最佳外语片。那些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毫无疑问都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电影,但是是什么决定了哪一部能从中脱颖而出?正是奥斯卡评委的评判标准。把最佳外语片颁给有世界性意义的电影并不意味着奥斯卡就没有它的特殊"口味"。相反,所谓具备"世界性意义"正好说明了电影必须迎合奥斯卡的需要,而不是具备浓郁的本民族特色。拥有世界性意义也不等于就是最好的电影,是不是具备世界性意义并不是评价电影好坏的标准(老外们看得懂《芙蓉镇》吗?但它确实是中国电影的精品)。此外,不知道你是不是承认,奥斯卡设置最佳外语片奖,正可以达到扩大世界影响力的效果。看看中国电影界为了进军奥斯卡所付出的努力就可以知道了--我们正在迎合奥斯卡。

说奥斯卡有它的特殊"口味"并不是说它"偏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偏好,谁也无法摆脱这种偏好的影响。奥斯卡评委是人不是神(其实神也是一样,至少希腊神话中的神是这样),也一样存在着"口味"问题。这和偏狭不偏狭无关,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客观情况,况且一次评选原本就应改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只需要看一下百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对照那些竞选失败的影片,就可以发现奥斯卡的"口味"问题。美国新的一代长大成人了,他们正在成为奥斯卡评委集团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口味和上一代相比已经出现了代沟,换句话说,奥斯卡的口味正在变化。要说不为所谓"口味"所拘束(事实上,这并不是"个人口味",而是群体口味),说实话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电影并没有错,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奥斯卡,那是我们的偏狭。

引用且不说《天使》到底怎么样,该片本来就是文艺片,用不上技术特效......一部科幻片要是技术特效用的好,那它做为一部科幻片就是一部好电影......大制作没什么不对,大制作跟好电影并无冲突......

它用啦,用得挺夸张呢(看来你是没有看过~不妨试试)~还有,看一下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我说"不是靠高科技堆砌",指的并不是这部片子,而是法国电影这个整体,不是靠高科技堆砌,也不是说要排斥特效。而"高科技堆砌",指的是目前美国好莱坞带来的一切以特技为核心的世界潮流,而不是特指某些影片。

另外,我想即使是科幻片,评价其好坏的标准也未必就是特效的运用吧......

大制作当然没什么不对,不过当这个东西成为潮流,大制作蜂拥而上,那些人文气息浓郁的文艺片带给我的是一种格外清新的感觉。没人说过大制作的电影就不好,小成本的电影就好,小成本的电影就一定比大制作的好。而是说大制作的未必就好,小成本的未必就不好,大制作未必就比小成本的好,小成本电影未必就比大制作逊色(绕口令?)......我们不能局限于大制作。

引用教育意义是政治的职能,而不是电影的职能......中国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把政治和太多不该和它搭边的东西混同......电影也没有体现哲学的职能

政治和教育意义是两回事情。我对"中国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把政治和太多不该和它搭边的东西混同"的说法保留意见,不过我现在倒是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政治和教育意义的混同......

我的看法是电影事实上可以达到教育的效果。像电影、电视这种媒体,在不知不觉之间,起到的其实是一种教育作用。我们通过它们获得信息,并得到某种暗示。有一次也跟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电视和电影之类的媒体作用究竟是什么?信息媒介,娱乐,还是教育?我的看法是教育。一种不知不觉之间的教育。首先我们从中得到信息,这些信息补充了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不管它究竟是对是错(我有个朋友自称对秦始皇一无所知,但是后来居然告诉我秦始皇的老妈行为不端,还有阿房宫和秦始皇小时候在赵国做人质的事情......这些信息都是来自电视和电影。但是比较糟糕的是它们同时也告诉她,秦始皇的老妈还有两个私生子,秦始皇一怒之下把他们扔下悬崖;阿房宫是为秦始皇在做人质时所结识的红颜知己阿房女所建;荆柯、秦始皇和某女的三角恋关系......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这里它们还是起到了教育职能,只是同时产生了正面的和负面的效果)。其次,电影本身的倾向对我们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暴力和色情信息诱导青少年犯罪)。电影的教育职能我认为是不能否认的,并不是说电影就要主观发挥它的教育职能,而是说教育职能是电影产生的客观效果,无论制作电影的动机如何。而我所说的教育意义,是教育职能的正面效果。这和你所谓的中国建国早期那些电影的"教育意义"不是一回事情,它和政治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一部电影不能给观众带来任何启示,我就不认为它够资格成为经典,即使它可以被称为"好电影"(因为这个"好"有多种标准,特效逼真,票房神话,等等)。真正的经典电影是可以带给我们思考空间的电影,也就是具备哲学上的价值。

引用恕我直言,我觉得这类人根本就不懂电影

就在这个学期的某节课上,我们那位美女老师说到世界各国的政体,问我们为什么我们不划分出哪个是最好的政体,哪个是最差的。其实答案很简单。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各异,各国都有选择的自由和理由,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评判的标准也必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电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我们谁也没有资格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别人看待电影的标准(事实上,在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必然是以我们自己的标准为出发点)。所以,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去说别人不懂电影。不然的话,别人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我们不懂电影?这会产生比较有趣的后果......世界上就不存在懂电影的人了!

---

我无意去评价奥斯卡和美国电影的是非对错,只是他们越来越不符合我的胃口而已。而事实上,我自己的胃口也在变化。以前我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美国以外的外国电影,看的最多的就是奥斯卡的获奖影片。大学的时候选了一门欧美电影欣赏课,才豁然发现美国电影之外还有一个更为丰富的电影世界。到现在我都记得第一次看《红》的时候那种奇妙的感觉。当时其实或许只看懂了10%,但是仍然为主角的生死而揪心。看完第一遍就迫切地想买到碟,大概过了一年才找到(还没有哪部"美国大片"能对我产生这样的效果)。看了第二第三遍才渐渐明了导演所使用的一些技巧,以及电影的丰富内涵。我自己也很奇怪的一个问题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完全觉察到影片在女主角身上究竟寄托了什么(博爱),但是仍然觉得如果她死了简直就是整个世界都完了。基耶特洛夫斯基真是太神奇了!相比之下,《天使艾美丽》好懂得多,它启迪着我们对他人的关怀,我想这个你看过就知道了......当时它在法国引起轰动并不是偶然的。问题在于,这个世界正在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让我们忽略了很多其他的民族、其它的文化。如果我从来没有开始过(对美国以外影片的接触),我可能直到现在都还是只看美国片。

apple2010

#35
引用这本书并不是哲学论文,里面并没有提出什么"一家之言"。
[/size]

任何一本跟哲学有关的书,包括启蒙读物,都不可能作到完全客观,它不可能逃脱作者的思想局限,找任何一本书来看都只是"一家之言"。



另外,启蒙读物的对人的影响一点儿也不亚于"哲学论文"对人的影响,甚至比"哲学论文"给人的影响要大得多,前者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框架,一片视野,后者只是一个点而已。可以说最开始读的那本决定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哲学观;别说是第一本哲学读物,哪怕是你读的第一本诗集是的是海涅、德.缪塞、拉奥帕尔迪、莱蒙托夫这一批悲观诗人的作品,你古典入门是听的是舒曼、萧邦这批悲观作曲家的作品,这都很有可能让你哲学上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更不用说你读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对你的影响了。不存在你所说的不提出思想的哲学著作,启蒙读物也不例外。



我并不贬低《苏》的价值,而只是强调哲学本来就是"百家之言",强调读"博"的重要性,而不要过度宣扬某本书的影响,认为哲学中存在一本"百科全书",别说《苏》算不上百科全书,它也算不上"微型"百科全书,它就不算是"管中一斑",也只是"管中数斑"而已。何况《苏》还未标榜自己是百科全书,伏尔泰在参与伟大的有数卷之多的《百科全书》的编撰后,写出了自己的百科全书《哲学辞典》(这也是伏尔泰作品中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都摆明了说是"百科全书",都没有人真正把这本书当成哲学的"百科全书"来看,而只是当作伏尔泰的"作品之一"。要是你说 《苏》就对你来说就可算是哲学的"百科全书"的话,那你的视野就太狭窄了,因为如果这也算哲学的"百科全书"的话,那哲学的"百科全书"就太多了。而事实是,每本书只是来源于一个思想体系(即一个作者);你如此这般定义一本入门读物为"百科全书",显然是过誉了。



引用最近看的是《天使艾美丽》...它不是靠高科技堆砌起来的...

引用它用啦,用得挺夸张呢(看来你是没有看过~不妨试试)~还有,看一下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我说"不是靠高科技堆砌",指的并不是这部片子,而是法国电影这个整体,不是靠高科技堆砌,也不是说要排斥特效。而"高科技堆砌",指的是目前美国好莱坞带来的一切以特技为核心的世界潮流,而不是特指某些影片。

另外,我想即使是科幻片,评价其好坏的标准也未必就是特效的运用吧......

很多电影都会用到特效,这没什么奇怪的。只是特效在片中起到的作用有重有轻。评判文艺片和科幻片,特效在片中的作用当然有重有轻。特效是一部科幻片是否成功的要素,没有特效,整个STAR WARS电影就根本不存在,但《天使》这种文艺片,你去拿它跟科幻巨制比特效??这种比较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引言混淆了内容和形式。制作大小只是形式,怎么可能成为你说的"电影潮流",制作大小是根据电影内容的需要来的,最符合内容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形式。你把"大制作电影"看做一类电影,实在是严重混淆两者。

引用我觉得美国电影发扬光大的并不是电影,而是美国电影,美国电影不能和电影划等号。你也说到了,美国电影只是"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流",并不是说它就代表着世界电影。
[/size]

对,我没说"美国电影代表世界电影",我说"美国电影是主流"。但看事物的性质当然要看主流了(这点方法论你的"百科全书"应该教你了吧!) ,一盘儿青椒肉丝是可以称为"一盘儿青椒"呢,还是称为"一盘儿肉丝"?你尝这盘儿菜味道好不好是尝"青椒"呢还是尝"肉丝"?



进一步说,我说到了"美国文化是强势文化,美国电影是主流",我想大概你还没有理解到"强势"这个词的份量。何谓"强势"?何谓"主流"?强势文化就是这种文化的覆盖面之广,影响之深以至于它自己几乎成为了世界文化,弱势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已经变的微乎其微。到了这种情形,美国文化就"是"世界文化;美国电影影响〉〉其它电影,美国电影就"是"世界电影。这就叫"强势"!

[/size]

引用[/font]美国电影是中国电影"强有力的对手"一说我觉得挺奇怪的,因为这两个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对手",难道中国电影也有成为"世界主流"的野心?
[/font][/size]

每种文化都有扩张的趋势,这不是"野心",这是每种文化本身的生存之道。美国电影之所以影响这么大,并不是他们有"野心",我们没有;而是因为他们的势力比我们的势力强,而不是我们没有扩张的需要。相反,我们希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当我们在世界上有了立足之地后,就会自然而然(这是"需要",而不是"野心"),因为如果中国电影不这么作,被美国电影挤到狭缝中,真正变成"青椒"那也是迟早的事。

[/size]

引用[/font]第二,美国电影的理念已经随着美国的强势地位征服世界,奥斯卡评委的口味本身就带上了世界性的烙印,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而这个世界影响力并不等于它就属于世界。它还是在按照美国的标准在做评比。
[/font][/size]

第二句话句意不通。

[/size]

引用[/font]正是奥斯卡评委的评判标准。把最佳外语片颁给有世界性意义的电影并不意味着奥斯卡就没有它的特殊"口味"。
[/font][/size]

你把"世界性"和"口味"混为一谈。他们根本就是对立的概念。

引用[/font]对照那些竞选失败的影片,就可以发现奥斯卡的"口味"问题
[/font][/size]

OSCAR按照"世界性"来评判就肯定没有按"口味"来评判。请再次注意"世界性"和"口味"是对立概念!A发生了,A反就不可能发生。我发现你一直在混淆这两个孑然对立的概念。

[/size]

引用[/font]而"高科技堆砌",指的是目前美国好莱坞带来的一切以特技为核心的世界潮流,而不是特指某些影片。 [/size]
[/font][/size]

犯了假因果的错误。

H0LLYWOOD并没有宣称以技术为核心,你来统计有多少BEST MOTION PICTURE是大制作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他们把很多BMP颁给大制作并不等于是因为这些电影是大制作。好比你的女性朋友中有过半数是长头发,但这并不等于说你比较喜欢长头发女孩,也许她们之所以能成为你的朋友是因为她们都有善良美好的心灵。"OSCAR偏好大制作"、"HOLLYWOOD宣称以技术为核心"这类说法都是你们因为犯了假因果了错误。

[/size]

引用[/font]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电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我们谁也没有资格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别人看待电影的标准
[/font][/size]

从这里可以看出你肯定的宣扬"民主"的,只可惜"民主"并不是一个很高尚的词。民主只不过是对"大多数人"的过分迷恋罢了。与其让所有的平庸的人来一起争吵着他们的各种不同观点,还不如让少数"精英"来统治。每个人当然有每个人的观点,很可惜你不能说每个人都懂电影。我已经说过,什么样的电影都有人追捧,但不是什么样的电影都是好电影。对同一部电影,什么样的人都会写自己的REVIEW,但不是什么样的人的懂电影,否则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影评家了。只有精英才能跳出表面看到一部电影的真正价值。他们才是懂电影的人。"人人懂电影"和"民主"一样,都无异于天方夜谈。没有真正的民主,懂电影的人也没有多少。

[/size]

引用[/font]恕我直言,我觉得这类人根本就不懂电影
[/font][/size]

I didn't mean to offend you; I'm just far too honest.[/size]




apple2010

#36
再指出一个逻辑错误。

引用所以,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去说别人不懂电影。不然的话,别人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我们不懂电影?这会产生比较有趣的后果......世界上就不存在懂电影的人了!

即:

   每个人都可以相互评论对方不懂电影 => 世界上的人都不懂电影
           (1)                                                              (2)

上面(1)是我的观点,你是想用\"反证法\"证明山我的观点(1)为误.

下面是你的证明:

             (1) => (2)
             (2)为误
        所以:(1)为误        

知道你的证明错在哪儿吗?

错在: 从(1)不能推出(2),要推出(2),还要一个前提条件(3):每个人的评论为真(正确的评论),即:
     
     每个人都可以相互评论对方不懂电影
                       (1)
                                                                         } =>  世界上的人都不懂电影
     每个人的评论为真(正确的评论)                                                (2)
                        (3)              


而很明显(3)这个附加条件是不可能成立的.所以不可能由(1)推出(2),你的证明第一步就错了.所以这个通过反证法证明我的观点(1)根本就失败了,证明有误.

要是这么说你觉得太抽象,我可以打个比方:

               斯宾洛莎和小明可以相互评论对方不懂哲学 \"推不出\" 这两个人都不懂哲学
                        (1)                                                                               (2)

除非(3):\"斯宾洛莎和小明的评论都为真(即是正确的)\"成立.即:

           斯宾洛莎和小明可以相互评论对方不懂哲学
                                           (1)
                                                                                          } \"才能推出\"  这两个人都不懂哲学                                                                                                         (2)
           斯宾洛莎和小明的评论都为真(即是正确的)
                                         (3)

很明显(3)是不可能成立的.所以这个推论也是错误的.

So, to be a successful arguer(辩手), first make sure that you are not logically ignorant.


rainbow

好!你们都太棒了!精彩绝伦的辩论啊!:lol:

TombCrow

#38

我暂时没空看你的长篇大论,不过我要提醒你,上次你说"这一类人不懂电影",这次又说我"视野狭隘",大多数人都是庸人。以这种姿态去看待别人的人,恐怕是没有人会乐意跟你交流意见的。
类似用语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对别人不尊重导致的结果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另外,这也会限制你和别人的深层次交流。我在现实生活中和在网上都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人,平时相安无事,但是遇到意见分歧,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们进行讨论(我曾经碰到过四个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至于第三个原因,我上次已经说了:反过来,我也可以说坚持说这本书是一家之言只能证明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太狭隘。这样只会让所谓的"讨论"陷入毫无意义的对攻,甚至恶劣的人身攻击。辩论是就事论事,不要和对方的人格,品德,思维,文化层次等人身性质的东西扯上关系,辩论中打击大多数人也不是显示自己有多高明的办法。事实上这样轻易地将别人否定,除了显示出说话者的XXXX(不知道用什么词比较好,我的文化造诣很低的),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不过我对你对我的评价倒是挺满意,很有个性,拿来做个签名档~~多谢了~~


apple2010

#39
引用类似用语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对别人不尊重导致

的结果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我也见过很多人,他们在学术上自知没有道理,辩不过,就会拿跟学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道德"来当挡箭牌,一旦对方有不同意见就会说对方对自己不尊敬,严重混淆"学术讨论"和"人格攻击"。事实上真正没有道德,不尊重别人的人就是他们自己;否则他们怎么会动辙就拿"人格攻击"来说事儿?

引用大多数人都是庸人。

事实就是这样,要知道事实是残忍的,并不是总如人愿。当然如果有人不愿意相信,要自欺欺人,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However, facts are facts. I'm just far too honest.


引用...那来做签名档...多谢了

先不用谢,要借用我的东西,我还没答应呢!




rainbow

火药味......呀......这里消防设施不合格啊......大家要小心啊!准备好灭火器先!

龙太郎

......还是俄罗斯国歌比较好啊~~~

apple2010

I have just decided that this is my LAST post/visit here at this Tomb Raider forum. The reason? I enjoy academic argumentation, rather than personal assaulting. Yet I feel that I have been assaulted, which makes me don't wanna stay.

TombCrow, you might be wise enough to program web pages, but I don\'t think you are open or receptive enough to hold a free forum. However, since, as I\'ve said before, I am an honest person, I admit that I still appreciate all the effort and time that you\'ve taken to make this Chinese Tomb Raider forum possible. By the way, would you please do me this last favor: un-register my account and clear all my record? Thanks.

Finally, I am glad that I have come to know so many tomb raiders, wise and friendly as you are. You have been so nice people. Thank you for your company and all the help; I do have enjoyed all this!

Thank you!

apple2010

TombCrow

嗯,我得收回39楼的话,因为发贴的时候根本没有看清楚全部的回帖(fnt,大忌啊~),而且现在忽然想到,apple大姐是以辩论的口气说话的,而我则是以陈述意见的方式在组织我的语言,如果我一开始就意识到这是辩论的话说话也不会这么客气了,也不会说那么多跟反驳对方无关的废话。辩论中的气势也很重要,一定要把对方压制住,和平时生活中的讨论问题不是一回事情。从这个角度看,apple的用词绝对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我错了~~高中毕业后好久没参加辩论活动了,都是以很平和的态度跟别人讨论问题,都把这个给忘了。请大姐原谅我......

同时也说明一下大姐在37楼的最后那句英语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我在发那个帖子的时候并不是想和大姐辩论。不过以后不一样了,我知道现在是在辩论,那么我说话就不会是原来那个方式了。我现在暂时没空回复,请大姐再耐心等几天......我也不可能一次就回复所有的内容,只能挑一些重点来回复,所以有些我觉得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就不回了,或者是特别重要的东西就放到以后有时间再做回复,还望大姐谅解......

rainbow

都干嘛呢这......晕!